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邓悦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03:37
【摘要】:研究目的:总结和探讨邓悦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研究方法:收集邓悦教授近3年间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门诊处方共175例,建立药物频次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内记录药味采用频率统计,找出所有药味的出现频次、种类及高频药味;采用性味归经分析,标明数据库中药味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的分布情况,采用聚类分析,揭示药味大致的聚类类别;通过上述方式方法挖掘邓悦教授临症开具处方的药物分类及用药规律,并试述学术思想。研究结果:(1)药物频数分析方法中共有邓悦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例175例,组方内中药药味出现频次共2704次,药物种类125次;高频药物为甘松、川芎、降香、黄芪、当归、远志、丹参、延胡索等。(2)性味归经分析中,数据库内药物涉及寒热温凉平五种药性种类,其中寒性药使用药物种类最多,温性药出现频次最多;数据库内药物涉及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种类,其中甘味药使用药物种类最多,出现频次也最多,酸味药位于第二位;数据库内药物涉及肝(胆)、心(小肠)、脾(胃)、肺(大肠)、肾(膀胱)10类药物归经,其中入肝经的药物种类最多,入心经的药物出现频次最高。(3)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中,分类总数为14类,分别为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等,其中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补气药依次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4)聚类分析结果中,将数据库内高频药物因具体情况拟定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川芎、降香、黄芪、甘松;第二类为远志、当归、丹参、姜半夏、红景天、延胡索;第三类为生地黄、茯苓、瓜蒌、酸枣仁、党参、石菖蒲;第四类为薤白、黄连、赤芍、泽泻、肉桂、柴胡、白芍、麦冬、知母、枳壳、牡蛎。结论:通过对数据库内的处方药物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邓悦教授认为痰瘀伏络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临证治疗时以益气化瘀、豁痰通络为主要治则,同时以气血为纲,开具中药处方时善用补气、补血、理气药,药味多为甘酸味、辛味药,即寒热并举、攻补兼施为主要特点,注重顾护人体正气,以益气化瘀、豁痰通络为主要治则,以制伏邪伏痰的学术思想清晰可见,一定程度上从客观数据的角度上揭示了邓悦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R249;TP31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彤瑞;高天舒;;古代治瘿方剂用药规律探究及古今用药异同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7年07期

2 袁宇楠;;《中医方剂大辞典》消渴病用药规律挖掘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年10期

3 其合力嘎;奥·乌力吉;;冠心病蒙医分型用药规律研究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4 张永洛;;《傅青主女科》治法与用药规律浅析[J];山西中医;1987年04期

5 张洁,周兴魁;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的使用规律[J];中国妇幼保健;1988年04期

6 黄星;颜正华;;从《普济方》探讨美容方的用药规律[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7 李馥蓉;;谈崩漏用药[J];陕西中医函授;1988年06期

8 毕可恩;;小儿湿热感冒特点及用药规律[J];河北中医;1989年01期

9 汪宗俊;周德;;简介《彝药志》[J];中成药;1989年07期

10 林支穹;余王琴;杜仲燕;;《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营分证用药规律探析[J];新中医;201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辉坤;李晓东;谢丹;舒梓心;蔡岳;吴登;江玉薇;;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2 章泽华;;仲景用药规律的探讨和运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邹莉;柴可群;陈嘉斌;江灶坤;;基于数据挖掘的柴可群教授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4 解博文;万芳;;从张仲景“姜枣草”的使用浅析其组方用药规律[A];第十八届全国药学史暨本草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5年

5 吴辉坤;李晓东;谢丹;舒梓心;吴登;蔡岳;江玉薇;;基于数据挖掘从痰毒瘀虚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6 池晓玲;蔡高术;萧焕明;;臌胀的古代用药规律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黄粤;丁元庆;;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近况与用药规律分析[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高学敏;宋树立;;中医戒毒治疗用药规律探讨[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张发荣;;糖尿病临床处方用药规律探讨[A];第四届全国糖尿病(消渴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李勇;张向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用药规律分析[A];全国第6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炳胜 欧洲经方中医学会;中药学发展要合乎中医药自身规律[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2 刘德泉;出血证的用药规律[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 范桂清 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张平法;治疗烦躁的用药规律[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4 邹文俊 雷载权 张廷模;解表药用药规律浅探[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张虹;郭氏正骨分期辨证用药规律[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韩亮;赵清理治疗破伤风用药规律探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沈敬博;中药的性能[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张其纲;体弱多病亦能长寿[N];中国老年报;2003年

9 李祖初 吉林省通化市李好仁中医诊所;以我所能 为周围群众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

10 湖南省肿瘤医院 黄平;影响药物疗效的多种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剑辉;不同地域扶阳医家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黄剑辉(Wong Kim Fai);不同地域扶阳医家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更藏加;基于文献整理和数据挖掘的藏医治疗HAPC用药规律及多血康胶囊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袁亮;中医祛腐生肌法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机理及用药规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5 陈守强;丁书文教授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张廷坚;肝硬化中医证候及临床用药相关文献之计量学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朱俊楠;《清宫代茶饮精华》用药规律及中药代茶饮现代应用初步调查[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8 金智慧;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陈志泰;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用药规律的中医文献研究及导师李坤寅教授治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叶润英;基于关联规则对王小云教授中医治疗妇科痛证的用药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发臻;林慧娟老中医诊治心衰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挖掘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刘明明;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勇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王佳宁;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口服治疗失眠症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李佳;基于数据挖掘的噎膈病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刘雪洁;中医药治疗胃癌用药规律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宋文才;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宜瑞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用药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苑伯菲;宋立群教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用药规律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李禹慧;邓悦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吴超勇;张培彤教授治疗胰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与用药规律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杨喜乐;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探讨抑郁症治疗的阶段性临床用药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1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81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