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正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图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治愈3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76%。具体结表9邋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逡逑逦例数逦临床治愈逦显效逦好转逦无效逦有效率组逦29逦8逦14逦5逦2逦93.1组逦29逦3逦15逦7逦5逦82.7组患者经X2检验,P<0.05,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嘉雅;凌地洋;张振武;王哲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年02期
2 周峻;熊振成;李文浩;董春科;谭明生;;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9年04期
3 戴金依;;牵引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12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年06期
4 吕恒军;;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3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14期
5 司学亮;;颈性眩晕治疗现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07期
6 何飞;于顾然;;推拿联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人人健康;2016年20期
7 郭旭光;;引起眩晕的10种原因[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17期
8 宋志靖;宋敏;;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4年05期
9 夏忠诚;徐剑刚;余武;李丽娜;;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老年颈性眩晕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6期
10 翁文忠;陈嵘青;陈永明;;通络止眩方治疗颈性眩晕101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玉梅;邹棉芳;;静脉高氧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宋泉生;钟远鸣;张家立;韦家鼎;伍亮;李智斐;马显生;唐福波;;持续颅骨牵引治疗顽固性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宋泉生;钟远鸣;张家立;韦家鼎;伍亮;李智斐;马显生;唐福波;;持续颅骨牵引治疗顽固性颈性眩晕的疗效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楚怀;;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姜林光;;手法综合治疗颈性眩晕98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罗素兰;;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5例(摘要)[A];中西医结合“四种耳病”学术会汇编[C];2001年
7 刘红;;推拿为主治疗颈性眩晕86例分析[A];中国针灸学会第五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蔡加;林春秀;;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流动力学关系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栋;黄有荣;;颈性眩晕的病因发病机理概述[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论文集[C];2006年
10 叶伟东;;颈性眩晕诊断相关问题的探讨[A];第四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内科 徐志鹏;颈性眩晕 青年也要防[N];健康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两类年轻人需防颈性眩晕[N];健康时报;2006年
3 张献怀;警惕:颈性眩晕逼近年轻人[N];科技日报;2006年
4 尹琳;颈性眩晕诊断有新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尹琳;颈性眩晕的治疗与预防[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张忠田;颈性眩晕分类治疗[N];健康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颖;眩晕发病率增高 颈性眩晕最常见[N];科技日报;2012年
8 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骨伤科 顾钧青;颈性眩晕及其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孙清廉;中药治颈性眩晕[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10 赖斌;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建民;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及其诊断和治疗的探讨[D];山东大学;2004年
2 李斌;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王冼生;颈三针加四神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汪芳俊;颈性眩晕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及范炳华教授对其诊治经验的总结[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李牧真;微针刀松解术结合整脊调神推拿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及相关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谢琪;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伟;平衡正脊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陈明芳;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龚晨;火针点刺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王金玲;从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探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细胞生物力学效应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杜文益;丹参针穴位注射治疗瘀血阻络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陈淑兰;眩宁汤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鹿帅;颈性眩晕患者短时心率变异性的研究及保守治疗短期疗效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8 逯艳丽;人迎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与常规取穴的对照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田小婷;针刺配合超激光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金晓阳;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2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8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