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电针配合跑台训练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6:16
【摘要】: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伤区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情况,探讨夹脊电针配合跑台训练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年龄11-12周,体重200-220g,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18只),模型组(B组,18只),夹脊电针组(C组,18只),夹脊电针配合跑台训练组(D组,18只)。A组仅暴露T10节段脊髓,不予横断,缝合伤口,不予治疗。其余3组大鼠于T10节段行脊髓全横断损伤造模。B组造模成功后不予任何治疗。C组、D组于造模成功后2h、4h、6h进行夹脊电针干预治疗1次,以后每天1次。D组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每日进行跑台训练1次。各组分别于3d、7d、14d随机选择6只大鼠,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随后取出大鼠损伤段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伤区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情况。结果:1.BBB评分:(1)SCI后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与干预时间关系密切,治疗3d时,BBB评分最低,7d时评分升高,14d时评分最高。(2)SCI后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与干预方法关系密切,A组大鼠BBB评分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与B组相比,C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大鼠BB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染色:(1)SCI后伤区NgR的表达情况与干预时间关系密切,3d时NgR的表达最高;7d时,NgR的表达逐渐下降;14d时,NgR的表达最少。(2)SCI后伤区NgR的表达情况与干预方法关系密切,A组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变化不大;与A组相比,B组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脊髓组织中NgR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夹脊电针配合跑台训练能够提高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BBB评分,改善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2.夹脊电针配合跑台训练能够抑制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损伤区NgR的表达,促进神经轴突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图文】:
假手术组3d
假手术组7d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5.97
【图文】:
假手术组3d
假手术组7d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5.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松;王玉s,
本文编号:2683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830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