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31 10:23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对于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从而推测其对于患者体内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更好地诊治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可供参考的治疗手段,并为进一步研究其具体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共收集57例符合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四诊信息、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本方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DAS28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CRP及RF等,并根据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及ACR20/50/70标准评价总体临床疗效。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观察活动性RA的细胞因子水平及治疗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主要包括IL-4、IL-6、IL-10、IL-17、IFN-y、TNF-α,并进一步比较IFN-y/IL-4及IL-17/IL-10治疗前后的比值变化。最后综合两部分研究结果,统计分析本法对于活动性RA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54例活动性RA患者完成观察,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42例,其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73岁,病程时间在1-240月不等。对于两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基线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治疗12周后,联合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的治疗组关节疼痛数为(3.26±1.43),关节肿胀数为(0.85±0.82),VAS评分为(20.56±6.41),均较常规西药组的关节疼痛数(4.52±2.14)、关节肿胀数(1.78±1.25)及VAS评分(22.78±6.98)降低,在关节疼痛数及关节肿胀数的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关节肿胀数的比较上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VAS评分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12周后,联合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的治疗组HAQ评分为(4.44±1.12),D AS28评分为(3.40±0.68),较常规西药组的HAQ评分(5.52±2.33)及DAS28评分(3.91±0.80)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联用中药的治疗组总分为(4.11±2.03),明显低于对照组(6.37±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单项积分显示,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及晨僵四项积分上,两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是在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关节压痛、关节局部发热、疼痛夜甚及舌质暗红四项积分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4.在ESR、CRP及RF方面,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ESR为(17.11±7.76),CRP为(4.88(2.53,7.63)),RF为(58.0(21.5,1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ESR(23.93±14.27),CRP(7.37(4.81,11.30))及RF(98.0(28.0,144.0)),其中ESR及CR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RF方面两组间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5.在细胞因子方面,联合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的IL-6(0.28(0.23,0.33))、IL-17(0.92(0.78,1.11))、IFN-γ(4.93(3.37,6.03))及TNF-α(18.63(17.54,20.46))均低于对照组的IL-6(0.36(0.28,0.47))、IL-17(1.29(0.98,1.75))、IFN-y(5.87(4.42,7.13))及 TNF-α(21.06(19.16,26.56))水平。治疗组治疗后的 1L-10(33.68(31.52,39.49))高于对照组(29.30(25.09,34.44))。其中在IL-6、IL-10、IL-17、IFN-γ及TNF-α方面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IL-17的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1),而在IL-4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在免疫平衡方面,联合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的IFN-γ/IL-4(0.157±0.063),IL-17/IL-I 0(0.028±0.010),均低于对照组IFN-y/IL-4(0.200±0.095),IL-17/IL-10(0.047±0.020),在IL-1 7/IL-10的差异上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IFN-γ/IL-4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7.在总体疗效方面,联用中药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ACR20、ACR50、ACR70缓解率分别为85.2%、44.4%和3.7%,而治疗组的ACR20、ACR50、AC R70缓解率分别为70.4%、22.2%和0.0%,分别对比两组的三组缓解率,其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8.在安全性观察方面,治疗组出现3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道不适,2例肝酶轻度升高,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未观测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活动性RA病机关键在于·湿热毒瘀,运用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活动性RA临床疗效确切,相比于单用西药,能更明显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提高临床缓解率,并能更好的降低相关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抑炎因子水平,从而可能对免疫平衡的发挥调节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图文】:

压痛,关节,治疗前后,患者


显著的意义(PC0.01)。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压痛、肿胀关节数较对照组低,,且两逡逑者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12周的治疗疗程下,两组均能明显降逡逑低患者的压痛及肿胀关节数,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6,图3-1。逡逑表3-6两组治疗前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的比较(x±5)逡逑压痛关节数逦肿胀关节数逡逑组别邋逦逡逑治疗前逦治疗后逦治疗前逦治疗后逡逑治疗组逦6.96±2.78逦3.26±1.43**逦3.85±2.88逦0.85±0.82**逡逑对照组逦8.33邋士2.86逦4.52±2.14**逦4.63±2.84逦1.78±1.25**逡逑P逦0.080逦0.014逦0.323逦0.002逡逑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0.05,邋*><0.01。逡逑T逦p=0.014逦丁逦p=0.002逡逑10-邋'邋T逡逑蔌N逦戜6_逡逑炉邋■■逦*邋.邋N逡逑械邋6_邋■逦T逦^<4-逡逑I邋I邋If]邋|2:邋I邋I邋T逡逑oilj-l邋Dj邋I邋0il,l邋n,n逡逑Baseline逦12wk逦Baseline逦12wk逡逑■邋Treatment邋group邋□邋Control邋group逡逑图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的比较逡逑18逡逑

治疗前后,患者,压痛,关节


显著的意义(PC0.01)。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压痛、肿胀关节数较对照组低,且两逡逑者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12周的治疗疗程下,两组均能明显降逡逑低患者的压痛及肿胀关节数,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见表3-6,图3-1。逡逑表3-6两组治疗前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的比较(x±5)逡逑压痛关节数逦肿胀关节数逡逑组别邋逦逡逑治疗前逦治疗后逦治疗前逦治疗后逡逑治疗组逦6.96±2.78逦3.26±1.43**逦3.85±2.88逦0.85±0.82**逡逑对照组逦8.33邋士2.86逦4.52±2.14**逦4.63±2.84逦1.78±1.25**逡逑P逦0.080逦0.014逦0.323逦0.002逡逑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0.05,邋*><0.01。逡逑T逦p=0.014逦丁逦p=0.002逡逑10-邋'邋T逡逑蔌N逦戜6_逡逑炉邋■■逦*邋.邋N逡逑械邋6_邋■逦T逦^<4-逡逑I邋I邋If]邋|2:邋I邋I邋T逡逑oilj-l邋Dj邋I邋0il,l邋n,n逡逑Baseline逦12wk逦Baseline逦12wk逡逑■邋Treatment邋group邋□邋Control邋group逡逑图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的比较逡逑1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乐;许鹏;;抗感染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2期

2 许伟;王保龙;黄琼;周志风;罗鹏;;改良的混合细胞因子在诱导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年01期

3 印厚才;邓剑兰;;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32期

4 马大龙;杨良斌;;细胞因子[J];科学观察;2009年03期

5 张红梅;;浅析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6 陆卫忠;徐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细胞因子的研究概况[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0期

7 罗晓丹;刘启发;;细胞因子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3期

8 余善法;王生;;社会心理因素与细胞因子的关系[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年03期

9 路晶;;细胞因子与妊娠[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17期

10 韩诗淼;侯丹;王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国;陈波;肖亮;张颢;展昭民;张伯龙;马军;;细胞因子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临床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华学明;刘小惠;;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施维群;黄灵跃;孟庆宇;程贤文;;细胞因子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中的影响[A];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4 陈哲宇;齐清会;;抗炎灵对腹部外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作用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独军政;陈怀涛;刘胜旺;孔宪刚;;鸡细胞因子作为治疗制剂和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峥;张淑华;柯江维;;小儿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产生及干预的研究[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万遂如;;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疗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应葆;白若昀;田荣;陈明哲;;血管活性多肽及细胞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周继勇;陈吉刚;王金勇;滕巧泱;黄振宇;顾建友;;家禽细胞因子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蕾;引流熊胆制品安全性遭质疑[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李静;调控肝脏癌变的细胞因子找到[N];科技日报;2019年

3 王建新 主持;精细而复杂的细胞因子“大家庭”[N];医药经济报;2018年

4 俞芊静 编译;副炎症:不容忽视的“火警”[N];文汇报;2017年

5 通讯员 何育萍 记者 王玉华;我省细胞因子研究获重大突破[N];湖北日报;2001年

6 ;独辟蹊径 追根溯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赵海滨;沈承玲;刘金民;健心汤可调控CHF患者细胞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王建新 主持;越接越长的CAR-T小车[N];医药经济报;2018年

9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徐叔云 魏伟 王华 吴成义 李常玉;细胞因子是柄双刃剑[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沁华;调节T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2 胡爱心;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张安英;草鱼热激蛋白70(HSP70)的细胞因子功能及参与炎症反应调节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柴若楠;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RSV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活化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孟繁华;IL-33及其受体ST2在吉兰—巴雷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陈红梅;融合细胞因子影响HBV preS2S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孙海晶;p300/HDAC介导的可逆的乙酰化修饰参与Th1细胞因子IL-12和IL-18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刚;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张灿;荷斯坦奶牛细胞因子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杨振林;T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预测大鼠肝移植免疫状态中的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惠丹;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郑州大学;2019年

2 岳宏程;SBHFRT和CFRT技术对NSCLC组织中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探讨[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莉平;CCR6、CD83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小鼠COPD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4 张倩楠;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外周血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的表达[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姜惠子;sPD-1/sPD-L1与Th1/Th2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6 雍晨;清热除湿、化瘀解毒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刘小艺;黄连素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8 孟思润;HIV、HCV感染对pDC-NK细胞系统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9 毛从政;小鼠感染P.marneffei后机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Th1/Th2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在其中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旭;早期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血浆细胞因子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9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89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