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6-07 19:07
【摘要】:目的:本项目研究以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针刺联合逍遥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疲劳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以期评估针刺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研究收集临床病例均为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针刺联合逍遥丸治疗,针刺具体取穴:肝俞(双侧)、脾俞(双侧)、中脘、足三里(双侧)、阴陵泉(双侧)、阳陵泉(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神门(双侧),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并予以逍遥丸(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每次口服8丸(相当于原药材3克),每天2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逍遥丸,服药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过程中,两组共有3例患者脱落,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各1例,治疗组脱落原因均为工作调动,对照组脱落原因为选择其他治疗方式。(2)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躯体性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躯体性疲劳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16),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在躯体性疲劳(t=-3.016,P=0.0039)、脑力疲劳(t=-3.647,P=0.0006)和疲劳总分(t=-4.187,P=0.0001)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9,P=0.0001)。(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主症积分、注意力(记忆力)下降、肌肉疼痛、头痛、关节疼痛、睡眠障碍、劳累后持续时间和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咽痛和淋巴结肿痛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主症积分、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劳累后持续时间和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咽痛、肌肉疼痛、头痛、淋巴结肿痛和关节疼痛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在主症积分(t=-2.382,P=0.021)、注意力(记忆力)下降(t=-2.887,P=0.005)、肌肉疼痛(t=-3.253,P=0.002)、睡眠障碍(t=-4.733,P0.05)、劳累后持续时间(t=-4.034,P=0.0002)和症状总积分(t=-3.760,P=0.0004)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在咽痛(t=0.635,P=0.528)淋巴结肿痛(t=-1.886,P=0.851)、头痛(t=-1.919,P=0.061)及关节疼痛(t=-0.579,P=0.564)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治疗组患者临床临床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4%,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采取针刺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从研究结果发现在治疗4周结束时,针刺联合逍遥丸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劳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逍遥丸治疗,因此针刺联合逍遥丸能应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6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东;董向荣;;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J];中国水电医学;2007年05期
2 刘芳;罗铨;罗耀辉;罗s,
本文编号:270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018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