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鼻鼽的古代方药梳理及张纾难教授临床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20-06-23 02:22
【摘要】:从西周到现代,“鼽”字在中医文献中的地位从忽隐忽现渐渐提升为疾病名,在其现代定义中对应的鼻病至少有三种,分别为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现代中医方药研究聚焦于变应性鼻炎,而对另外两种鼻病方药研究极少。导师张纾难教授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主任,从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治疗鼻鼽的反馈效佳。目的:了解“鼽”的古代认识源流、现代中医及导师诊疗经验,为临床处理各类型“鼻鼽”打下坚实基础。方法:本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综述部分采用文献采集的方法,对现代鼻鼽的中西医诊疗进行整理,西医部分着重讨论了三种鼻病的诊疗异同和中医药的价值,而现代中医经验则归纳为五大证型和三大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与经验总结,首先,通过回顾、梳理汉代至鸦片战争之间较有代表性的古医籍中“鼽”的相关内容,古代经典文献关于鼻鼽的论述,以阐明不同时期对“鼽”认识及相关疾病具体治法方药的异同,并筛选出更符合现代鼻鼽定义的方剂以供临床及研究参考,与综述共同为接下来整理导师经验提供背景;收集张纾难教授治疗鼻鼽病案,基于既往处方的用药统计,研究导师教授经验方的组成及适用范围。结果:正文一大致依照时间顺序,从《黄帝内经》时期至鸦片战争,对各朝代较有代表性的古籍的“鼽”的含义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时代、甚至是同时代的医家对“鼽”的认识亦不尽相同,在症状是流涕还是鼻塞、病因病机是寒热虚实的讨论中,治法方药不断丰富,而鼽的含义随之淡化。整个过程反映了中医重辨证而非病的治疗策略,在古代这种研究手段有限的环境下,这是一种无奈,但也是中医能随时代发展而生生不息的核心动力。正文二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获得导师教授治疗鼻鼽的基础方(辛夷、乌梅、防风、五味子、银柴胡、黄芪、桂枝、干姜、炙甘草)以及常用组合(“乌梅-五味子-银柴胡”和“乌梅-辛夷-防风”),并结合随访案例,认为临床中虚寒患者疗效较优,并且其中一位患者很可能是非变应性鼻炎;在处理热证或寒热夹杂的鼻鼽方面用药亦有独到之处。结论:指南、教材及现代医家经验大多偏向虚寒,研究导师经验获得印象亦为虚寒患者疗效较好,而在浏览古籍时,若不限于古籍划定的鼻病篇章,以现代鼻鼽症状为标准,着重查找含有鼻痒及喷嚏描述的方剂,可发现各自时代的主流风气及特点,从隋唐时期的邪从外受辛温发散、宋代的从风论治、金元时期火热和脾虚病机的提出,都成为了“鼽”或者是相关症状的认识及治疗的背景,至明清时病寒热虚实的病机治法均较为完备,用药选择丰富,对“鼽”更强调辨证论治而非专病专药。而指南及教材较少提及的方剂,如《外台》防风丸、《圣济》脑风篇诸方、《汇补》清肺散、以及医案诸方,多偏向清热,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不仅是症状侧重的不同而产生,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本人找到的处方和医案,并没有发现古人将“鼽”与过敏性因素关联,而对寒气触冒(可理解为干冷空气刺激)的描述为多,或许中医的“鼽”定义为“非感染因素的鼻高反应状态”更为合适,这个定义包含变应性鼻炎但不限于此,更有助于从业者理解古籍资料及扩展临床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6.1
【图文】:

主症,头目,肢体


(多涕/流清涕)、头目(不利/昏重/疼痛)、心膈(壅滞/痰逆/胸膈不利)、纳差(不欲饮逡逑食/不思饮食)、肢体(不利/疼痛)进行描述,差异仅在肺伤风冷篇多兼咳嗽而鼻流清涕逡逑篇无咳嗽;将上述十方的主治与用药拆解统计,见表2、图1。逡逑28逡逑

异同,刘完素,金元时期,素问


从症状描述来看,防风丸、消风散、脑风诸方等都较为符合现代鼻鼽的定义,将之与李逡逑东垣“风药”和前文综述的晁恩祥、汪受传“疏风通窍药”进行比较,或可以看出不同逡逑时代鼻鼽“风药”的具体异同。见图2。逡逑3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洪钧;;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3期

2 秦石;;比较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特征观察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40期

3 刘承耀;王向东;郑铭;刘仲燕;张罗;;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06期

4 王志颐;吴明海;张勇;陈伟;朱敏辉;程友;郑宏良;;非变应性鼻炎不同表型的炎症特征[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年03期

5 于沿凯;张宝林;孟粹达;;非变应性鼻炎概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5期

6 张志明;区别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的一种特异性蛋白[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7 王有祥;荣宝刚;许安亭;史冬梅;;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血清总IgE测定[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8 殷明德;;非变应性鼻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1期

9 许昱;;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0年04期

10 顾之燕;鼻腔局部应用类固醇治疗非变应性鼻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颐;张勇;王秋萍;庞新举;马莉;谢燕清;钟南山;;根据炎症特征对非变应性鼻炎分型的初步研究[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谢燕清;赖克方;郑劲平;王峰;张孝文;钟南山;;无哮喘非变应性鼻炎病人的下气道改变[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齐名;熊华;严道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分析[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王志颐;;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炎症特征比较研究[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朱瑞卿;;异丙托溴铵鼻气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孙小青;陶绮蕾;程雷;;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陆美萍;朱鲁平;程雷;;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和比较[A];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王秋萍;张勇;陈伟;江满杰;李泽卿;王志颐;;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炎症特征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朱鲁平;陆美萍;程雷;;非变应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相关因素比较[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王菲;陶绮蕾;程雷;;变应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的鼻阻力和肺功能比较[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宇琴;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变应性鼻炎表达谱及分子标记筛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2 孟粹达;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3 谢燕清;鼻炎的炎症特征及其与下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庞广赫;鼻鼽的古代方药梳理及张纾难教授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吴婧;鼻阻力和鼻声反射鼻腔测量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魏燕高;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2、IL-4及IL-12表达探讨[D];郑州大学;2012年

4 叶俊呈;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鼻鼽)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2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2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