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6-28 10:28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CR P、IL-6、TNF-α等实验室指标及NIHSS量表、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纳入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治疗均以我院脑病科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路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以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炎性因子的改变情况,同时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作为安全性观察指标。最后,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评价“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临床研究共纳入患者100例,完成临床观察患者91例,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总脱落率为9.00%。2.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NI 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效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8.26%,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4.NIHSS评分情况:(1)治疗第7天,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310.05)。(2)治疗14天,两组NIHSS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观察组NIHS S评分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270.05)。5.中医证候积分情况:(1)治疗第7天,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40.05)。(2)治疗第14天,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明显(P=0.0130.05)。6.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两项炎性因子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7.安全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的异常无临床意义,心电图检查异常无临床意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作用显著。2.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珏;陈立新;胡涛;张沛峰;;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年07期

2 梁艺;;葛根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年10期

3 赵红念;;血管性痴呆患者炎性因子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6期

4 练艺影;王正珍;;体力活动对抗慢性炎性因子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年15期

5 叶艳珍;罗惠玲;;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6年01期

6 侯宛祺;戴雪伶;姜招峰;;炎性因子与阿尔茨海默病[J];生命科学;2013年11期

7 王士朋;李春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8 杨玉博;;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中的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23期

9 李敏菁;甄国粹;温业良;胡少芝;;C-反应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反应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中的价值观察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年09期

10 黄波;罗小平;;宫内炎性因子暴露与胎肺发育[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琳;金哲;;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A];第9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张鹏宇;;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一种新的炎性因子调节蛋白[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毛丽梅;;鱼油补充对中老年人血脂及炎性因子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4年

4 李慧颖;杨陟华;潘秀颉;曹珍山;朱茂祥;;炎性因子在肺烟气损伤中的变化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鞠莉莉;陈芸;王蓓蓓;曾辉;段德义;徐群渊;;四种分离纯化方法所获小鼠小胶质细胞具有相似表型及炎性因子释放特性[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6 温天杨;王爱红;许樟荣;;健康志愿者富白细胞-血小板凝胶中白细胞成分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刘艳;张蕾;徐铭俊;;结合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对斑块易损性的超声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朱茂祥;李慧颖;杨陟华;潘秀颉;曹珍山;;炎性因子在肺烟气损伤中的变化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徐娜;张芳;;IKKα调控的MASPIN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和作用[A];2018口腔病理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0 徐娜;张芳;;IKKα调控的MASPIN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和作用[A];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口腔黏膜病学术大会暨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赵立平;防慢病从保护肠道做起[N];健康报;2009年

2 衣晓峰 生利健;“双心疾病”与炎性因子关系密切[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记者 白毅;我国科学家从分子水平解释“运动有益健康”[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光涛;急诊PCI口服替格瑞洛对STEMI患者炎性介质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2 顾骐;腰痹颗粒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3 吕峰;p55PIK:慢性炎症分子干预新靶点[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闾坚强;运动锻炼对雌激素缺乏或慢性应激所致抑郁样行为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5 肖卫华;过度训练及补充谷氨酰胺对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李琪;尼古丁在吸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中的独特效应[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芳;硫化氢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黄飞;心理应激对大鼠髁突软骨结构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方颖慧;超滤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抗生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李学朋;双醋瑞因对黄韧带肥厚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艳艳;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李重阳;冠心病及牙周炎相关炎性因子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统计探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3 尹芳;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4 刘金;复方三七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部分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殷焱燕;右美托咪定不同途径给药复合罗哌卡因的临床镇痛效果[D];南昌大学;2018年

6 李妮;辛伐他汀不同给药方式对骨折大鼠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干预效应[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露莎;甲连盆腔胶囊联合外治法对SPID炎性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8 孙词;Corin在肾脏病中的表达及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9 张文忠;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性因子与C反应蛋白的清除作用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方方;柴油机排放颗粒诱导人单核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D];新乡医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732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32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