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排空率、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肝功能、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探究中成药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门诊及住院能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患者64例,并且年龄范围在30-70岁之间,把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分为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一次1片,日3次,饭前服用;给予治疗组口服中成药润降利膈丸治疗,6g,日3次,4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胃排空率、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满足正态分布,则用sx±表示计量资料,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需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需用配对样本t检验。如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用频数n(%)表示计数资料,总体有效率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将64例患者纳入实验观察,其中脱落4例,最后共纳入统计学分析为60例患者,运用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P=0.193)、病程(P=0.793)、性别(P=0.570)等数据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对纳入的60例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的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经过4周治疗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空腹血糖的比较:两组分别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未发生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餐后2h血糖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餐后2h血糖比较,血糖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8.23±0.67)优于对照组(8.56±0.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善。(4)4h胃排空率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排空率明显(71.33±15.81)高于对照组(60.67±22.6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使胃排空率较前提高,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关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数据显示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明显(4.10±3.32)低于对照组(6.77±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临床症状,润降利膈丸组改善症状较明显。(6)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对改善胃痛隐隐、大便秘结临床症状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对早饱、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口干咽燥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被治愈的患者共有5例,显效的患者共有11例,有效的患者共1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共1例,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有患者30例,其中被治愈的患者共有2例,显效的患者共有8例,有效的患者共有14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共有6例,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显著。(8)安全性指标的比较: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的比较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临床研究数据结果的分析显示,润降利膈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胃阴不足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从中医症状方面来看,能够使DGP患者的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口干咽燥、腹胀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从西医学的指标改善上来看,润降利膈丸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胃排空率升高,且肝肾功能未出现异常表现,因此,临床上润降利膈丸治疗胃阴不足型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图0幅;表14个;参72篇。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静;赵进喜;王世东;吕仁和;贾冕;申子龙;;吕仁和“六对论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2期
2 姜亚;吴高珏;汤玉蓉;林琳;;雌激素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24期
3 卜仁梅;傅石明;;莫沙必利联合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年08期
4 梁彩云;谢日升;徐文伟;杨金珠;严清梅;;中药热奄包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年07期
5 蔡惠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8例[J];河南中医;2015年02期
6 游昕;熊大国;郭志斌;商友剑;;茯苓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2期
7 程三芳;王文兰;王丽芳;付文浩;孔增科;;太行山野生柴胡解热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年10期
8 逄冰;周强;李君玲;仝小林;;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7期
9 缪亚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6例[J];中国药业;2014年08期
10 李九文;吕娜;;2型糖尿病胃动力变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J];重庆医学;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世东;肖永华;吕仁和;赵进喜;;糖尿病胃轻瘫的中西医诊治[A];第八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滕建业;枳壳促进胃动力化学物质组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73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3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