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机化滞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7-03 05:28
【摘要】:目的:观察调机化滞法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中医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与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9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强肝胶囊口服者为对照组,共59名;调机化滞法汤药(陈皮10g,腹皮10g,厚朴15g,苍术15g,山楂10g,红曲6g,泽泻10g,制大黄5g,随症加减)口服者为观察组,共60名;其余基础治疗均相同(嘱患者规律作息、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运动等)。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ALT、AST、GGT)和血脂(TC、TG、HDL-C、LDL-C)与肝脏彩超程度等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调机化滞法汤药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心电图、血尿便常规、肾功能等作为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肝功能、血脂等理化指标和肝脏彩超分级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和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中ALT、AST、GGT及血脂中TC、TG、LDL-C指标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对患者肝脏彩超分级改善程度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机化滞法可以降低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减轻肝脏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肝脏脂肪浸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综合疗效优于强肝胶囊,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莺;;止鼾1号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9年01期
2 张汪来;;针刺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痰瘀互结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06期
3 翟阳;全文华;毛丽;高山;谷雨;吴彦秋;袁志伟;;土茯苓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头痛50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79期
4 孙飞;杜武勋;马妍;江丰;崔远武;鞠静;;从痰瘀互结型眩晕案例探讨张伯礼教授治疗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5年05期
5 孙秀业;杨关林;赏楠;;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心绞痛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年05期
6 孙政;;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头痛43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7期
7 杨e
本文编号:2739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392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