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图文】: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积分比较治疗 4 周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4,图 1。表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积分比较 (X S)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组间 P 值0 周 4.51±0.95 4.74±0.89 0.3234 周 2.26±1.40#3.46±1.50#0.002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积分比较治疗 4 周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3-4,图 1。表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积分比较 (X S)时间 观察组 对照组 组间 P 值0 周 4.51±0.95 4.74±0.89 0.3234 周 2.26±1.40#3.46±1.50#0.002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帝;王垂杰;;中西医治疗功能性腹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期
2 王宇;窦丹波;;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功能性腹泻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年11期
3 章源;;中西医结合对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12期
4 刘晓娜;王富春;;和肠止泻穴贴治疗功能性腹泻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周勤;王文辉;;不同药物治疗小儿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5期
6 罗太碧;;肠宁汤治疗功能性腹泻42例体会[J];吉林医学;2011年07期
7 聂向荣;王玉玲;;重视功能性腹泻[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8 张碧灵;;功能性腹泻30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7期
9 张承敏;功能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10 李涛,杨兰芳;胃关汤治疗功能性腹泻56例[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崔立红;杨云生;;海军某部功能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2 牛学恩;李振华;张乾坤;刘玲;王新菲;蔡芳;;柔肝止泻汤治疗功能性腹泻(肝郁脾虚型)的疗效观察[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3 范紫君;林敏;胡运莲;李天望;;健脾渗湿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9年
4 朱彤;邱娟娟;万嘉嘉;郭慧淑;;脾虚4号方对功能性腹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A];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第十三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5年
5 郑诗雨;卢岩;;艾灸足三里对功能性腹泻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A];第十八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刘晓娜;王富春;;和肠止泻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侯钢;;儿童功能性胃肠病新认识[A];2017年儿科疾病临床诊治论坛会议资料[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贝 科 葭 芯;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顾宁;功能性腹泻如何治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滕小春;自我调治功能性腹泻[N];民族医药报;2001年
4 四川成都 林南;小儿腹泻防治误区[N];上海中医药报;2015年
5 和玲;什么是运动性腹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邱吉芬;精神紧张可致腹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山东莱阳中心医院 宋丽华;腹泻用药莫随心所欲[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8 山东莱阳中心医院 宋丽华;夏秋腹泻多,自诊要得法[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9 中南大学教授 罗学宏;治疗腹泻莫入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董大伟;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N];家庭医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元;基于脑肠肽探讨功能性腹泻脾虚证“脾失健运”生物学机制及中药疗效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王新;胃肠安丸药理学研究及止泻功效新探[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晶;从脾论治功能性腹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郑倩华;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与期待值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周思远;针刺天枢穴双向调节肠道功能的中枢响应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顾红祥;中国南方结肠镜阴性慢性腹泻患者显微镜结肠炎筛查[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尧;基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张彬彬;加味五苓散治疗脾虚湿盛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邵倩倩;不同灸量隔药灸关元穴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张敏;基于离子转运研究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远端结肠的作用机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5 高莹;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方倩;扶阳罐配合益生菌治疗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范紫君;健脾渗湿汤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朱丹;电针与艾灸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血清GAS与空肠SCF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张静;火针腧穴“肠病方”干预脾虚泄泻(功能性腹泻)大鼠的效应观察及免疫机制的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周爽;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腹泻(脾阳气虚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2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4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