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传统藏药鉴定方法及相关本草认药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8:45
【摘要】:在这块神奇而广阔的雪域大地上,勤劳勇敢的藏民族凭着自己世代积累的医药经验,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并吸取邻近地区的医疗精华,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藏医药学。经历了千百年临床实践证明,以及历代藏医大师潜心钻研和经验总结,形成了疗效确切、独立完整的藏医药学体系。其中藏药学更是藏医学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早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原始的药是开水,最初的医疗者是拉苍巴”这说明了藏医学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药学实践中开始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藏药鉴别知识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藏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积累了医药知识和经验,并学会运用眼、耳、鼻、舌等感官来识别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形、色和气味,从而鉴别出药物的可用性及其有毒、无毒等,逐渐形成了“药”的感性知识。在文字的出现以后,就有了关于药物的记载,后经不断积累和发展,编出了许多本草著作。这些本草就是初始的藏药鉴定学知识,至今仍作为鉴定藏药真伪优劣的主要依据。然而青藏高原幅员辽阔,从古至今藏医药人才辈出,出现了数不胜数的本草著作,对药物的记载也是各抒己见,出现了品种混乱,用药不一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一个统一规范的藏药鉴定认定方法。因此本人选择了这一课题,主要以历代本草为依据,并搜集其它古籍资料,通过实地考察与导师的指导,做了一些关于传统藏药鉴定及本草的基础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搜集和整理藏药古籍文献中涉及藏药鉴定方法的相关内容。继承和完善藏药传统鉴定的基本方法。系统地整理和研究藏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药物来源、品种形态、性状等。使之今后成为传统藏药鉴定的相关理论基础,并为藏医药初学者提供参考。本论文结构上共分为三篇,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篇共有五个大题,1、主要阐述了藏药鉴定方法的产生、发展及现状。2、第一次梳理出历代藏医药大师中对藏药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着重阐述大师们从事藏药研究的经历及对藏药鉴定理论的奠定和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3、主要探讨藏药鉴定方法的传承与教学,得出藏药鉴定方法的传承以师传弟,父传子的形式将前代理论及经验延续至今,通过文献查阅发现早在1200年前在藏区就已经形成了以学校教学形式为主的教学场所。并对此后藏区各地出现的教学场所及藏药认药教学的情况作了逐一的阐述,得出藏药认药教学不仅是藏药理论方面的教学,更为注重实践的结合。4、主要分析了藏医药不同派系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藏药鉴定的统一、规范所产生利弊关系。5、主要总结了历代本草的特点及特殊的认药方法,为归纳藏药鉴定的基本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篇主要阐述了藏药鉴定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鉴定方法。通过对历代本草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五种藏药鉴定的基本方法;1.藏药的命名及名称鉴定;归纳出包括药物名称的出处;汉、梵文的译名方法;及以药物的生长特点、功能功效、历史传说等为依据的特殊命名方法。得出藏药的命名及名称鉴定是初步考证药物基本信息的基础。2.藏药的来源鉴定;从产地及生境两个方面进行的分析研究,首先藏药的产地不仅包括藏区,而且还有许多产自内地及国外的药物,了解藏药的产地不仅能辨别药材,而且可以确定优劣。其次藏药的生境从药物的性状分为寒热两种生境,从地理上又可分为高山、草甸、湿地等许多地理环境,了解了药物的生境不仅能准确的分析出药物的性能功效,对药物本生的鉴定更能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3.性状鉴定;是藏药最主要的鉴定方法,通过对历代本草的分析,总结出六大鉴定方法,包括颜色鉴定、形状鉴定、性味鉴定、声音鉴定、气味鉴定、触摸鉴定。4.水试火试鉴定;是利用某些藏药遇水或火后所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以鉴别其品种的方法。5.优劣鉴定;重点分析了藏药学的特殊理论下的药物的优劣鉴定方法。第三篇通过对两本具有代表性的本草的对比研究,对前面两篇的内容及藏药鉴定的理论产生做了进一步阐释,并对两本本草中存在的50多种认定不一的药物遵循第二篇的鉴定方法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并阐明了个人观点。总之,该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及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以分类、对比、举例等方法对藏药鉴定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整理和总结了现存本草典籍中的传统鉴别的各种方法,得出藏药传统鉴定方法是历代藏医专家通过不断实践和积累所得出的经验总结,鉴定方法简单方便,迅速准确,使用价值高,是藏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区这个特殊环境里人们对自然界万物的认识所得出的科学方法。完整的诠释了藏药的鉴定方法是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一门藏药学的重要学科的观点。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达瓦潘多;仁增;;传统藏药提取技术改良的几点思考[J];西藏科技;2016年01期

2 车国冬;王凌云;索有瑞;;传统藏药材高原香薷的矿质元素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04期

3 索南邓登;童丽;袁冬平;热增才旦;;传统藏药渣驯的文献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04期

4 扬洛;;传统藏药浴疗法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3期

5 班玛才仁;;浅析传统藏药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6 土旦卓玛;;传统藏药炮制的应用与展望[J];西藏科技;2017年05期

7 松桂花;;浅析传统藏药生产企业如何适应“GMP”认证[J];西藏科技;2015年10期

8 杨青松,陈绍田,周浙昆;云南迪庆州传统藏药雪莲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J];云南植物研究;2003年03期

9 加央尼玛,仁旺次仁,多吉;藏药渣驯辨正[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10 格琼;传统藏药“帮坚久巴丸”(十味双色龙胆花丸)的剂型方法改进[J];西藏医药杂志;199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建军;;传统藏药“旺拉”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张丹;王亚芳;张建军;;传统藏药旺拉对淀粉样蛋白Aβ致大鼠痴呆的治疗作用[A];药物相关蛋白质组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金华;;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药物[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娟;让传统藏药绽放科技之花[N];西藏日报;2004年

2 ;中国首家藏药企业通过GMP认证[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黄心;传统藏药走出高原,迈向现代[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4 孙亚丽;久美继承传统藏药“佐太”炮制工艺[N];科技日报;2007年

5 记者 邦汉 实习生 曹志敏;科技对特色产业发展贡献显著[N];西藏日报;2009年

6 记者 徐文婷;千年藏药迸发“现代”活力[N];经济参考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刘正午;“首家”GMP知多少[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李海霞;西藏首家现代化制药企业投产[N];西藏日报(汉);2015年

9 本报记者 次仁罗布 佚云;扎木成排去远航[N];西藏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蔚 朱宇 实习记者 周婷 欧阳波;天赐良“源”出雪域[N];中国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索朗次仁;传统藏药鉴定方法及相关本草认药对比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应旭辉;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化学成分分析及神经保护作用物质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7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67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