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清尿血医案的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2:11
【摘要】:研究目的:收集、整理明清时期诊治尿血的医案,并运用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统计分析病因、病机特点,分析症状、证素分布情况,从不同角度挖掘症、舌、脉、证素、药之间的隐含规律,以及治疗原则与用药规律,以期在真实世界中为中医诊疗尿血的方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明清时期的医家治疗尿血的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内科学》及《诊断学》中对尿血证的定义及论述提取诊断标准,并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作为检索资料,以“尿血”、“溲血”、“溺血”、“溲红”、“溲赤”、“溺红”、“溺赤”、“血尿”、“小便出血”、“小便红”“小便赤”、“小便血”、“小便红赤”、“小便赤红”、“尿中带血”、“尿红”、“尿赤”、“小水赤”、“小水红”为检索词,检索出所有相关医案文献,再人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明清医案。采集医家姓名、文献出处、患者姓名、性别、发病季节、年龄、既往史、体质、症状、舌、脉、病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法、中药组成等医案信息点,并根据中医药相关标准资料对各录入信息点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明清尿血医案数据库,进行数据预处理、质量控制后锁定数据库。以IBM SPSS 25.0和IBM SPSS Modeler 14.1作为数据分析与挖掘工具。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规则等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病因、病机特点,分析症状、证素分布情况,从不同角度挖掘症、舌、脉、证素、药之间的隐含规律。研究结果:共筛选出明清时期治疗尿血的352个医案,选自60本明清古籍,共44名医家。尿血医案一般情况统计。记录性别医案共119个,其中男性有98名,女性21名,男女比例4.67:1。季节分春、夏、秋、冬四季,共计96个医案有记录,夏、秋合计65.62%。共有111个医案记录了病因。分为外感、劳倦、情志内伤、误治、饮食失宜以及他病引起等6个大类,共计出现92次。其中劳倦包括劳力、房劳、劳神,误治均为经汗吐下治后所致尿血,外感包括风热暑邪,其中他病引起占54.05%。他病包括疟疾、黄疸、失血、霍乱、哮喘等5种疾病,其中疟疾占51.67%。共计有70例医案记录了病人体质,有6种体质类型,其中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分别占42.86%、28.57%、12.86%,共占84.29%。全部医案的症状、舌象、脉象、中药及其之间数据分析挖掘结果。症状频数分析中,全部352个医案中,记载有232种症状,累计出现1729次。高频症状,共计38种,累积频率达75%以上,包括尿血、发热、口干渴、便秘、咳嗽、食少、小便涩、有痰、便溏、多汗、腹痛、失眠、腹泻、寒热往来、烦躁、神昏、头痛、胸闷、腹胀、小便浑浊、胃脘痞、目黄、倦怠乏力、呕吐、胁痛、恶心、口苦、无汗、恶寒发热、谵语、发黄、小便少、形体消瘦、耳聋、四肢厥冷、胸痛、干呕、水肿。症状因子分析,提取19个公因子,分别是Fs1干呕、恶心、无汗;Fs2失眠、小便浑浊、烦躁;Fs3腹痛、四肢厥冷;Fs4皮肤发黄、目黄;Fs5胸痛、胁痛;Fs6咳嗽;Fs7神昏、谵语;Fs8耳聋、胸闷;Fs9呕吐、腹泻;Fs10 口干渴、头痛;Fs11食少、形体消瘦;Fs12便秘;Fs13水肿;Fs14寒热往来;Fs15倦怠乏力;Fs16胃脘痞;Fs17有痰、恶寒发热;Fs18小便涩;Fs19小便少。症状聚类分析,得出10组症状群,分别是Cs1恶心、干呕、无汗、胃脘痞;Cs2胁痛、胸痛;Cs3小便少;Cs4呕吐、腹泻;Cs5耳聋、胸闷、头痛;Cs6失眠、小便浑浊、烦躁、寒热往来;Cs7食少、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小便涩;Cs8咳嗽、有痰、神昏、谵语、便秘、口干渴;Cs9皮肤发黄、目黄;Cs10腹痛、四肢厥冷、水肿。症状关联规则结果,共取得23组关联组,可视化后可见,发热、口干渴、便秘、咳嗽为关联最明显的症状群。舌象、脉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舌象频数分析,共计137个医案中记录了舌象,共计37种舌象,总频次195次,高频舌象包括舌苔黄、舌苔腻、舌苔白、舌白、舌绛、舌体干燥、舌苔干燥、舌红、舌苔黑、舌尖红、舌起芒刺、舌苔厚、舌苔灰黄。脉象频数分析,共有226个医案记录了脉象,共计27种脉象,累计频次408次,高频脉象包括脉数、脉弦、脉滑、脉细、脉弱、脉沉、脉濡、脉浮、脉洪、脉大、脉芤、脉涩。中药的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中药频数分,共计359种中药,累计频次共计3649次。高频中药,共计56种,累计频率达61.36%,比如生甘草、茯苓、陈皮、栀子、半夏、黄芩、当归、泽泻、黄连、白术、牡丹皮、人参、生地黄、白芍、滑石、知母、苦杏仁、麦冬、柴胡、生姜、赤茯苓、石斛、薏苡仁、竹茹、厚朴、连翘、木通、大枣等。中药功效分类分布统计,全部359种中药共计19类中药,中药种类主要分布在清热药、补益药、利尿渗湿药以及化痰止咳平喘药四类,频率依次为20.86%、19.95%、14.63%、10.28%,共占65.72%。中药因子分析,共得到25类公因子,分别是F1黄芪、人参、白术、当归;F2山药、熟地黄、牡丹皮;F3猪苓、茵陈、泽泻;F4大枣;F5枇杷叶、桑叶、芦根;F6通草、苦杏仁;F7牡丹皮、生地黄;F8金银花、石斛;F9牛膝、桂枝;F10天花粉、知母;F11黄柏、h斪
本文编号:2794091
本文编号:2794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940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