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联合封闭治疗肩袖Ⅰ期和Ⅱ期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8-24 11:43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封闭疗法治疗肩袖Ι期和ΙΙ期部分损伤的临床疗效,为其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提供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由浙江省中医院湖滨及下沙两大院区骨伤科接诊的肩袖损伤病人共21例,其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0例;处理:治疗前开展相关治疗宣教,缓解患者思想顾虑,说明保守治疗存在治疗失败可能,后期仍需骨科手术介入。每2周为1疗程,共2疗程。患者接受中药(损伤洗剂)外熏+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局部注射每周1次,熏蒸以每周3次,分别通过问卷调查记录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美国肩肘医师评分(ASES)及外旋、前屈、外展功能。最后将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性。结果1.治疗前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03±0.93,治疗2周后其评分为2.90±0.80,组内配对t检验得出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4周后其疼痛评分为1.10±0.66,较治疗2周时患者VA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2.治疗前患者的患侧体侧外旋、前屈、外展功能角度分别为29.20±3.18,107.80±12.51,106.77±14.56;治疗2周后经组内配对t检验得出患者外旋、前屈、外展功能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周较治疗2周时,经配对样本t检验证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一步得到改善。3.治疗前患者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为27.10±3.67,治疗2周后患者UCLA评分为30.13±1.59,较治疗前改善,组内配对t检验得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4周后患者UCLA评分为32.10±1.30,较治疗2周亦明显提高。4.治疗前患者的美国肩肘医师评分(ASES)为30.20±3.13;治疗2周后患者ASES评分为59.10±4.28较治疗前改善,组内配对t检验得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其ASES评分为84.93±6.15,较治疗2周明显提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封闭治疗联合中药熏蒸可明显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在短期内较大程度上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UCLA评分及ASES评分,随着疗程进行其肩关节功能恢复愈加明显,其UCLA评分及ASES评分进一步提高;从而得出常规封闭治疗配合中药熏蒸这一特色中医疗法,可快速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更快的改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及ASES评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快的投入生活,并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简单、快捷,值得临床上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4
本文编号:2802426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亚军;;推拿手法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5年35期
2 郁凯;杨剑;刘敏;杨杰;杨人军;张殿英;;肩峰下间隙药物注射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J];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03期
3 王原恺;;中药结合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年05期
4 熊俭;宋振和;韩大伟;袁键冰;马俊昌;刘红;;MR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07期
5 徐鸿尧;赵建宁;包倪荣;;肩袖损伤的机制与修复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2期
6 孙峥;王胜杰;吕明超;;肩袖损伤诊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14年12期
7 翟逸如;黎建德;程娟;;手法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非巨大性肩袖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22期
8 龚星星;郭志民;;中药熏蒸疗法在骨伤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年10期
9 李宝权;崔白日;李晓光;;关节镜清理术后定期注射玻璃酸钠与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短期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4年08期
10 张春侠;;长圆针解结治疗肩袖损伤24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兆程;针刀结合内热针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2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024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