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张缙教授循经感传理论探讨感传气至病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2 12:28
   目的:在张缙教授循经感传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感传气至病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提供一种更有效的针刺方法。方法:本研究患者均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香安院区针灸七科病房的患者,将60例入选的中风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感传气至病所组+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常规针刺)。对照组和观察组都进行基础疾病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取三阴交和八毼穴,运用针刺手法激发感传使之气至病所,并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按针灸学治疗癃闭取穴进行常规针刺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六次,每天一次,连续二个疗程。治疗后以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感传气至病所组与常规针刺组均可改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功能积分,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对治疗二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感传气至病所组对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功能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治疗效果更显著。3.对治疗二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中西医疗效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感传气至病所组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临床疗效更显著。结论:1.观察组(感传气至病所组+常规针刺)和对照组(常规针刺),均可改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功能积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中风后尿潴留均有治疗作用。2.运运用感传气至病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学位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盛之;气至而有效浅识[J];中医药研究;2002年04期

2 宋丽娟;试论“气至病所”[J];江西中医药;1995年S2期

3 肖沛,肖永俭;浅谈针灸气至[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4 肖沛;;针灸“气至”含义初探[J];中医杂志;1990年09期

5 习医;;浅谈“气至而有效”[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姜揖君;张虹;李文卿;郭蓉娟;;气至病所的临床体会[J];中医杂志;1987年02期

7 石燕华;金虹;;气至病所与疗效[J];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03期

8 郑占武;邵可森;;浅论“气至”和“气至病所”[J];陕西中医函授;1988年02期

9 李永光;赵泉林;张孟香;姜淑明;马淑英;陈虹;李淑芳;;气至病所治疗肺癌的初步研究[J];中国针灸;1989年03期

10 范仲良,段海涛;耳穴贴药疗法“气至病所”现象分析[J];四川中医;198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利玲;;浅谈“气至病所”[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宏;刘刚;冯泽彪;李猛;;试论“气至病所”在临床中的应用[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许荣正;王美萍;;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省针灸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4 代朴丁;;气至病所的临床应用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林洁;;如何理解“气至而有效”[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毕绍臣;荆淑闻;毕丹;;“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7 牛文民;黄山;;针刺“气至”内涵之嬗变[A];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姜云武;汤晓云;;耳针手法的关键[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宋兆宜;石向京;;关于脊背按摩治病[A];2004反射学全国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4年

10 陈治忠;;略论“气”[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侯中伟;气至病所自然安 原发痛经取秩边[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正楠;基于张缙教授循经感传理论探讨感传气至病所治疗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9年

2 陈栋;针刺“气至病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刘书坤;针刺得气及其衍变之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邱新红;《内经》针刺补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姜辛;王颖教授应用毫针深刺治疗耳鸣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卢秀丽;《内经》迎随本义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7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7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