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通脉颗粒治疗阴虚瘀热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9-15 07:14
   目的:本研究以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阴虚瘀热证患者为对象,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症候疗效积分、NIHSS积分、Bathel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凝血功能及安全性指标,探讨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特色和优势。方法:严格选取60例201 7年3月至2018年9月至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证属阴虚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颗粒,每组包括30名患者。于治疗第1天及第28天分别进行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症候疗效积分、NIHSS积分,改良Rankin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一巴氏指数(Bathel评分)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 Statistics 25统计分析,评价通脉颗粒疗效。于3月、6月后门诊随访。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症候疗效积分、NIHSS积分均有降低,Bathe]评分均有上升,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1)。组间比较,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及Bathel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有明显改善(P0.0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基本痊愈7例,显效23例,有效0例,无效0例,显愈率1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显愈率66.67%,总有效率96.67%,显愈率有显著差异(P0.01)。3.两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4.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脉颗粒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阴虚瘀热证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存在出血风险及毒副反应,相较与单纯西药治疗更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学位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宁;董治燕;李海军;高晓嵘;;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J];血栓与止血学;2019年03期

2 胡瑞婷;覃冬华;胡瑞光;冯晓敏;;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筛选和功能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1期

3 宋瑞;苏同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性别、合并疾病的关系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2期

4 徐华伟;;缺血性脑卒中与多位点遗传风险计分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07期

5 陈梦萦;展淑琴;车璐;曹军霞;张晓冬;石金铭;巩付华;郑少微;;双抗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年04期

6 李爱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9年04期

7 杨心怡;郝俊杰;李刚;;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8 张佳琪;王迪;朱雨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04期

9 彭雅妮;张新萍;肖政辉;;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年02期

10 夏宏林;郝维敏;刘杰;赵开雷;杨晓春;钟平;;脂蛋白A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及最佳切点值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蔡云鹏;;基于多组学的缺血性脑卒中时间依赖的细胞因子模块挖掘与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李宓儿;王菊;张露;杜旭东;朱彩蓉;;实验室有关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复发的关系[A];2017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冯婧;姚斯韵;殷庆培;乔利军;招远祺;;贫血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4 潘经锐;彭英;;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力治疗方法—远程缺血适应(综述)[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5 蔡文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脑血管特征及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6 皮燕;胡子成;张莉莉;;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殷梅;聂小改;张圣;朱榆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A];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8 彭国平;袁圆;吴珊珊;何芳萍;刘晓燕;罗本燕;;外周血microRNA-let-7e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潜在生物标记物[A];2015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9 袁文肖;李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10 杨瑞;李新;田晓琳;王林;杜艳芬;;非瓣膜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记者 梁缘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邹争春;缺血性脑卒中有了救治新方案[N];健康时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杨志云;中医药治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价值和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3 傅谭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治缺血性脑卒中[N];科技日报;2015年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刘 波;手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杨声瑞 赵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有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杨伟中;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杨伟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冯 瑶;预防中风更重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叶新;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魏开敏;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ABC[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硕;他汀类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杨敬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NT-proBNP和Calectin-3水平对其预后影响[D];苏州大学;2018年

3 苏增锋;心踝血管指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4 赵芳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白质病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王媛;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认知障碍与非急性期假性延髓情绪发病关联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邓齐文;长链非编码RN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在卒中后免疫抑制的分子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7 方慧;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白质严重程度及皮层微梗死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8 张猛;外周血CYP1A1基因多态性及miR-497表达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和预后的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9 钟萍;他汀药物对主要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比较研究:系统评价及网状Meta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10 李蕾;FCGR2A基因和TBXAS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梅;2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陈昭霞;MAPK信号通路MAPK1和PRKC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关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郭晓婧;C14orf119基因3'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易感性的关联及功能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4 王君;启动子区SNPs及DNA甲基化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BCA1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谢红艳;益气补髓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杨翠;缺血性脑卒中后急性高血压反应及血清CTRP9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9年

7 罗丹阳;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网状meta分析和改良TOAST分型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8 刘阅;福州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解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10 张子涵;通脉颗粒治疗阴虚瘀热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8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8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