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亚健康状态是一种躯体与心理等方面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低质状态。亚健康为现代人所特有,它不仅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而且常常演变为器质性病变。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状态成为生命健康的隐患。因此,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己成为本世纪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回归祖国的利好以及经济的向好发展,香港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使得香港市民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甚至影响了市民的健康水平,因此香港市民的亚健康状态非常普遍。近年来,香港公务员的政务工作压力有增无减,导致不少职业健康问题,因此提出亚健康状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未见报道调查及分析何种因素会给香港公务员造成身心亚健康问题以及其发生率情况、采用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情况等。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从分析香港公务员亚健康人群的特质入手,探讨香港公务员亚健康形成的内在根源,为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切入点;本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耳针疗法对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将可在未来为香港公务员疾病治疗方式更多的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目的:通过分析香港公务员亚健康人群的特质,观察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采用耳针疗法对香港公务员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将可在未来为香港公务员疾病治疗方式更多的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择在社康体检中心做常规体检,结果显示为无明确患病的公务员个体200例列为研究对象,用亚健康筛选表区分健康和亚健康人群,90项症状清单(SCL-90)、应付方式问卷(CSQ)、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析两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探讨香港公务员亚健康形成的内在心理根源。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第一部分研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香港公务员个体80例,将之列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4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其中耳针疗法每周治疗2次,心理干预每2周进行1次,治疗8周后统计相关数据。对照组采用单纯心理干预,方法同治疗组。结果:1.本研究第一部分1.1共纳入研究200人,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6份,有效回收率为93%。其中男性71人,女性115人,年龄范围21~55岁,学历包括中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四个学历段。女性亚健康者比例比男性明显偏高。亚健康在不同的年龄分层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年龄分层的不断增加,亚健康水平呈现出与之正相关的趋势。不同婚姻状况下,离异者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已婚者和未婚者区别不大。随着学历的增高,亚健康发生率基本上呈平稳递增的状态。1.2研究对象亚健康状况及分布特征:经过筛查以及评分后(亚健康状态筛选表及SCL-90评分),将186名研究对象划分为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两部分,其中健康状态者为分别为77人,亚健康状态者为109名,亚健康检出率为58.60%。与健康人群相比,亚健康人群SCL-90 9个因子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的因子分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健康人群相比,亚健康人群应付方式的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自责和退避因子分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亚健康人群16-PF的乐群性和兴奋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本研究第二部分2.1共有80例亚健康状态者参加,其中治疗组40例,完成了 36例,最终脱落4例,完成率为90%;对照组40例,完成了 37例,最终脱落3例,完成率为92.5%。治疗组36例平均年龄45.31岁;对照组37例的平均年龄44.52岁。两组在基本情况及上述量表初步筛查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2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具体为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7%,具体为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治疗前后两组亚健康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亚健康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治疗前后两组SCL-90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亚健康人群SCL-90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5治疗前后两组SF-36健康量表得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F-36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仅在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和活力3个维度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总体健康维度以及活力维度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6中医症状改善程度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症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疗前、疗后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征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香港公务员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在心理症状、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亚健康状态的流行具有其独特性,表现为性别、年龄、社会和地域属性,40~49岁中离异的脑力劳动者易出现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更多运用不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处理问题,呈现低乐群性、低兴奋性和高怀疑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可能是亚健康人群的人格特征。2.耳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香港公务员亚健康症状和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娴;刘爱华;;迷走神经刺激调节睡眠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2期
2 马路;韦红霞;栾文霞;田海涛;牛绍莉;申明达;田光;张栋;徐洪涛;;干部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转化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3 黄均毅;;针灸联合心理治疗对亚健康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年06期
4 刁鹏;;针灸干预亚健康状态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19期
5 梅彩菊;王艳涛;杨荣梅;汪永光;;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5年04期
6 杨春;李建英;刘小明;方坤;;针刺联合心理治疗亚健康失眠效果观察[J];新中医;2015年03期
7 卢德伟;李云燕;;3577例企事业职员及公务员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中医研究;2015年02期
8 王凯;衡明莉;步怀恩;赵铁牛;李戈;尹立群;孙增涛;;国内中、西医亚健康研究的文献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1期
9 梅思娟;孙龙;;耳穴贴压腕神门穴按揉干预超声引导下PICC所致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年20期
10 张远妮;许军;姜虹;张翔;吴志华;覃潇茗;吴伟璇;崔周国;;广东省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的常模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2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朝晖;;谁来解决全球性医疗危机?[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霍云华;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脾气虚证唾液代谢组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潇斐;头针干预亚健康态入睡延迟的疗效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820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