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社区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10:18
   目的:分析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超重、肥胖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超重、肥胖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临床调查超重、肥胖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于2018年06月至2018年09月选取北京市团结湖社区266例超重、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证素辨证学》制定《症状调查表》、《证候辨证素量表》,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证素辨证、积分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运用统计分析超重、肥胖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临床调查超重、肥胖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于2018年06月至2018年09月选取北京市团结湖社区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50例肥胖患者为实验组,选取50例正常体重的成年人为对照组,填写《影响因素采集表》,统计分析超重、肥胖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第三部分根据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证素、证型分布规律,超重、肥胖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超重、肥胖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结果:病性证素分布:气滞184例(69.17%),湿158例(59.40%),气虚146例(54.89%),阳虚60例(22.56%),阳浮60例(22.56%),寒60例(22.56%),气陷60例(22.56%),热34例(12.78%),燥22例(8.27%),阴虚22例(8.27%),津亏22例(8.27%)。前三位的实性证素:气滞184例(69.17%),湿158例(59.40%),寒60例(22.56%);前三位虚性证素:气虚146例(54.89%),阳虚60例(22.56%),阳浮60例(22.56%)。病位证素分布按降序依次为:脾146例(54.89%),肝86例(32.33%),胆86例(32.33%),心神86例(32.33%),胃12例(4.51%)。证型分布按降序依次为:脾虚湿阻型86例(32.33%)、肝郁气滞型86例(32.33%)肾脾阳虚型60例(22.56%)、阴虚内热型22例(8.27%)、胃热湿阻型12例(4.51%)。对超重、肥胖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有平常心情愉快、睡眠质量好、不吸烟、饮酒每周小于3次;肥胖家族史、经常吃零食、经常食肉、吃油炸食品、食量比较大、吃饭速度快、暴饮暴食3次每周、爱吃饱食、睡前饮食、饥饿程度强、静坐时间8h、睡眠时间11点后、每周运动少于3次是危险因素。结论:超重、肥胖患者以脾虚湿阻型、肝郁气滞型分布为主,影响因素较多,治疗方法多样,超重、肥胖患者的治疗不能采用单一疗法,需辨病辨证相结合,因病、因人整体论治。根据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证型、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给与患者一定的健康管理指导,为临床治疗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忠江;陈秋;;中医研究肥胖病的治疗近况[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33期

2 王鸣;刘志诚;徐斌;;针叩联合耳针对阴虚夹瘀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脂肪-胰岛内分泌轴”的调节[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年10期

3 黄萍;周青;商洪涛;;中医四诊仪对肥胖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型[J];慢性病学杂志;2015年05期

4 罗丽辉;潘继红;颜斐斐;王馨;吴春艳;;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5年06期

5 李玲;刘乐彬;孔立红;;针刺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取穴规律[J];针灸临床杂志;2015年06期

6 冯居秦;;化痰祛瘀减肥汤治疗痰瘀型肥胖症61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6期

7 张笑梅;朱燕波;邬宁茜;王琦;姚实林;虞晓含;史会梅;姜博;;基于不同指标诊断的肥胖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杂志;2015年03期

8 虞晓含;朱燕波;王琦;张笑梅;邬宁茜;史会梅;姜博;;体重指数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对应分析[J];中医杂志;2015年02期

9 张燕;高丽丽;;观察合理营养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病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J];中国医学装备;2014年S2期

10 周艳丽;;应用中西医干预痰湿体质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卓越;运腹通经推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脾失健运证)及对脂肪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郑昌贤;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之有效性评估一个随机分派、单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娟;针药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陆玲玲;斑秃中医体质类型与发病相关因素、中医证型及黑点征相关性的调查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华晔;黄褐斑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型的调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徐菁鸿;电热针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825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5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