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EEG特性的针灸治疗失眠的节律性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20:01
   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的提升,失眠症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然能够迅速促进睡眠,但其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长期服用对人体健康有害。在非药物治疗手段中,中国传统的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法,尤其是耳针疗法,通过针刺耳甲迷走神经,在临床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此外,针灸治疗还具有无副作用、无依赖性和便捷性等多重优点。但目前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完全被阐明,尤其在脑电节律性变化上的研究比较少,且临床上有关脑电信号的分析多停留在时域分析阶段,欠缺功率谱和非线性动力学上的EEG特性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耳针疗法治疗失眠先后开展了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实验。首先通过动物实验探究治疗疗程对脑电节律性的影响,进行效果验证以及为临床实验确立基础的疗程天数,然后由临床人体实验进一步研究基于脑电睡眠分期,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EEG节律性变化及与健康组的差异。方法上,实验通过采集被试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睡眠分期,然后从功率谱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角度研究脑电信号的节律性变化。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针灸刺激大鼠的耳甲迷走神经会使大鼠脑电信号中慢波的成分增加,快波的成分降低,从而降低脑电波的重心频率,提升睡眠质量;连续针灸三天后,治疗组与失眠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连续针灸治疗6-7天后,功率谱分布基本保持稳定。(2)失眠组大鼠脑电信号的熵和复杂度远高于正常组大鼠水平,随治疗天数的增加,治疗组大鼠的熵值和复杂度的值逐渐降低,接近正常水平,且其中样本熵、LZ复杂度和C0复杂度的组间差异性最大(p0.05)。(3)95%失眠患者在针灸治疗后,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变少,睡眠效率有所提升,说明针灸治疗在改善睡眠质量上有一定的作用。(4)治疗后失眠患者的功率谱分布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值比治疗前更接近于健康对照组的水平,差值普遍降低,针灸治疗能有效调节脑电节律性,改善脑电复杂度,提升睡眠质量。
【学位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部分图文】:

流程图,主要工作,流程图,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图1.1主要工作流程图逡逑本文具体每章的结构如下:逡逑

耳甲,分布区,电针刺激


不对大鼠进行造模及做任何刺激逡逑造模后,不对大鼠做任何治疗逡逑造模后,电针刺激耳缘区(非迷走神经末梢所造模后,电针刺激耳甲区(迷走yL经末梢所在,用生理盐水将PCPA邋(4-Chloro-DL-Phenyl并加入适量的吐温80使PCPA更好的溶解。续腹腔注射2天(40mg/100g)以使大鼠处生理盐水,不做造模处理。逡逑余组经过造模处理后,正常组和失眠组不做前的8:00-9:00期间,使用南京济生医疗科,每次30min。电针刺激采用2hz和15hzA。其中,对照组刺激的是耳缘区,治疗组2.1所示:逡逑

多通道,监测系统


1)采集系统逡逑实验使用澳大利亚Compumedics公司生产的Greal系列多通道睡眠脑电监测系统在电生逡逑理屏蔽室内对被试进行睡眠EEG信号采集,如图2.2所示。采集导联包括脑电、心电、肌电、逡逑眼电、血氧饱和度、体位、肢体运动、压力滴定以及可扩展通道,采样频率为256Hz。本实逡逑验中对采集的6导脑电信号进行处理。逡逑备.逡逑|L邋,逡逑4邋?/逡逑%逡逑图2.2邋GRAEL多通道睡眠脑电监测系统逡逑具体信号传导过程如下:给被试佩戴电极帽,通过电极帽上的安放孔注射导电膏,使电逡逑极帽中的采集电极和被试的头皮能够有效接触,让头皮脑电信号可以顺利地通过电极帽上的逡逑电极传到脑电采集设备的信号接收器中,然后经由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进行信号放大与转换,逡逑7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韩振翔;祁丽丽;y嚵⑾

本文编号:2828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8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