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蠲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10-21 01:36
   目的:观察蠲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诊断为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60例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分别予以下治疗方案: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每次200mg,1次/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蠲痹汤加减,两组均治疗2周。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疾病总疗效,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合统计学分析做出科学的疗效评价。结果:1.VAS评分: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WOMAC评分: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愈4例(13.79%)、显效9例(31.03%)有效12例(41.38%)、无效4例(13.79%),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3.33%)、显效3例(10.00%)有效19例(63.33%)、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临床总疗效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愈3例(10.34%)、显效9例(27.59%)有效12例(48.28%)、无效4例(13.79%),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临床痊愈1例(3.33%)、显效4例(13.33%)有效16例(53.33%)、无效9例(30.00%),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结束后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蠲痹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较单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更好。
【学位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4.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KOA影像学分级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4 疗效观测指标
        2.5 疗效标准
    3 不良反应观察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1.2 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情况比较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析
        2.2 两组WOMAC评分比较分析
        2.3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结束后总疗效比较分析
        2.5 两组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3 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膝骨关节炎概述
    2 西医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2.1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因素
        2.2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2.3 西医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3 中医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3.1 历代文献有关膝骨关节炎的记载
        3.2 膝骨关节炎中医病因的探讨
        3.3 膝骨关节炎中医病机的探讨
        3.4 导师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3.5 中医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探讨
    4 蠲痹汤的应用研究
        4.1 组方依据
        4.2 组方分析
        4.3 单味药药性及药理研究
    5 试验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祥;陈定家;;膝骨关节炎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年01期

2 拉日卓玛;才让东主;;藏医药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12期

3 梁一男;田雪秋;李丽;牟开今;张莲;;中医健康管理对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36期

4 王佩;张兴平;高云;魏戌;杨伟;王浩;陈红玉;;基于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建立膝骨关节炎分级模型[J];中国骨伤;2018年06期

5 张宏;王旭昀;郑伟康;张春艳;刘美奇;刘铜华;;浅谈中西医健康教育在防治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年13期

6 杨海江;;推拿与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年15期

7 韩继成;高宏伟;王亦飞;;针刀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63期

8 张洪逵;陈国华;叶壮益;;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年07期

9 黄彬洋;刘晓瑞;张姗姗;李秘;韩雨欣;向俊蓓;;基于肝脾肾三脏的“脏-经-筋-穴”整体观合论膝骨关节炎[J];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19期

10 刘源;郭艳幸;郭珈宜;陈利国;李峰;;从络病理论论治膝骨关节炎[J];中国中医急症;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英伟;基于放射学纹理分析方法评价膝骨关节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王增平;膝骨关节炎运动康复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陈能;补肾活血方对膝骨关节炎疼痛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赵凌睿;基于TRPV1和TRPV4钙离子通道对“易层”贴敷外治膝骨关节炎中滑膜炎症机械性痛觉过敏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宋亦军;雌、孕激素对女性膝骨关节炎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臧长海;太原地区风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7 刘建;四妙丸干预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赵樑;补肾活血中药与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异同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梁笃;关节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及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王跃辉;基于下肢力线的膝骨关节炎“筋—骨”平衡体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祥;蠲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郑高华;结筋点温针灸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范东华;腰膝协同中医外治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蔡志伟;下肢洗伤方治疗不同K-L分级膝骨关节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彭晨健;老年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严一峰;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系统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周逸敏;强骨宝对疲劳性大鼠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作用机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特列克·胡瓦提;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9 高曼;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应用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卡姆兰(Kamyar Zare Moayedi);针刺与对照药塞来考昔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9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49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