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足部穴影响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的认识
1.2 中医(针灸学)的治疗概况
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1 西医学的认识
2.2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2.3 现代医学(康复学)的治疗概况
3. 针灸的促通技术
3.1 促通技术的引入与发展
3.2 针灸促通机制与发展
3.3 针灸促通与康复促通的比较
4. 点刺穴位的神经肌肉促通技术
4.1 点刺足部穴位的神经生理基础
4.2 点刺足底穴位的促通效应
4.3 点刺足背穴位的促通效应
临床(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
2. 研究方法
2.1 各期对照组干预(Ⅰ/Ⅱ期、Ⅲ期、Ⅳ期)
2.2 各期点刺组干预(Ⅰ/Ⅱ期、Ⅲ期、Ⅳ期)
3. 评价指标
3.1 主要评估指标
3.2 次要评估指标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Ⅰ-Ⅳ期:点刺组(25)、对照组(26)
2. Ⅲ期(病程1月内):点刺组(19)、对照组(14)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点刺足底、足背的选穴范围及原因
3. 点刺足部穴位的疗效分析
4. 分析年龄差异对疗效结果的影响
5. 点刺干预的安全性问题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美香;王林;陈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之运动再学习训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71期
2 杜德杰;;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年22期
3 刘梅香,周春英,张静,李环,宫志美;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3期
4 谷爱武,吴毅,范振华,叶万钧,章健康;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5 董新春;赵家艳;董春雨;贾澄杰;黄澎;;Balance trainer平衡仪训练对老年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年06期
6 宋达;施加加;裴海荣;王平;;踏车训练中应用循环性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7年02期
7 钟伟洋;梁欣洁;权正学;;叩足实验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3期
8 李道明;;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9 李志贤;白江来;甄敏哲;;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9年09期
10 郭辉,纪树荣;运动再学习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点刺足部穴影响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迎英;基于步态分析的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年
3 徐叶娇;基于fMRI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4 陈基民;头针结合体针对博茨瓦纳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王丽娟;雀啄刺委中穴对缺血性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肖文武;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亚急性期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 罗媛媛;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廷军;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9 陶静;针刺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10 张宏如;针刺夹脊穴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0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5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