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温针灸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05:19
   目的:研究温针灸结合归脾汤疗法针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以合理的评估手段说明该方法的临床有效性,为临床辨证分型为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研究时间段内于武汉市中医医院就诊且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共计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依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通过排除研究过程中剔除和脱落的病案例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获得的病例数均为29例。对照组治疗方案:服用归脾汤进行治疗,具体服用要求为水煎取汁400ml,一日二次,每次200ml,于早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组治疗方案:温针灸结合归脾汤进行治疗,温针灸取主要穴位双侧神门、三阴交、安眠、心俞、脾俞,并根据不寐患者病症随症辅以内关穴、足三里穴,每日进行1次治疗,并按对照组服用要求服用归脾汤。以上治疗方案每日治疗1次,治疗6日后休息1日,1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选定的主要疗效指标(PSQI各指标评分及总PSQI得分)以及辅助疗效指标(睡眠效率和自拟中医证候积分)采用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一般资料和基线数据进行分析,确保两组具备可比性的前提条件下,进一步从两组组内、组间进行分析:(1)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内数据分析: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PSQI各项指标及总PSQI得分、睡眠效率以及自拟中医证候总积分较之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均满足P(27)0.05),表明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中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均有效。(2)对照组和治疗组组间数据分析:1)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PSQI各指标中有关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催眠药物的指标评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均满足P(27)0.05),有关睡眠障碍、睡眠效率以及日间功能障碍的指标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均满足P(29)0.05);2)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总PSQI得分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27)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3)疗程结束后,两组睡眠效率和自拟中医证候总积分之间检验P值小于0.05,故睡眠效率和自拟中医证候总积分的组间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疗程结束后,经由对照组得到治疗总有效率为86.21%,经由治疗组得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3.1%,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同时经过Ridit分析后得到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27)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即温针灸结合归脾汤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归脾汤疗法。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选定的主要观察指标和辅助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温针灸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可以得到:(1)温针灸结合归脾汤以及单独归脾汤疗法对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均有一定疗效。(2)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后,温针灸结合归脾汤组对于总PSQI得分、睡眠效率、自拟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总体疗效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单独归脾汤组。(3)温针灸配合归脾汤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不寐患者的睡眠效率,对于不寐的临床症状也大幅改善,可为临床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学位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不寐诊断标准
        2.3 心脾两虚证型依据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和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研究设计
        3.2 治疗方案
        3.3 治疗疗程
    4 疗效观察
        4.1 指标观察及记录
        4.2 疗效评价标准
    5 统计结果分析
        5.1 统计学方法
        5.2 数据分析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中医学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病因病机分析
        2.1 中医学病因分析
        2.2 中医学病机分析
    3 西医学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分析
        3.1 西医学病因分析
        3.2 西医学病机分析
    4 针灸治疗不寐的依据及优势
    5 温针灸作用机理分析及优势
    6 选穴、选药依据
        6.1 选穴依据
        6.2 选药依据
    7 研究结果讨论
    8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计分项目部分)
    附表1(b)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计分方法部分)
    附表2 睡眠率计算对照表
    附表3 自拟心脾两虚型不寐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安;;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年01期

2 赖春;黄业雄;余永州;;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07期

3 王晓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年29期

4 隽树松;;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J];系统医学;2018年22期

5 刘春花;楼喜强;;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35期

6 李永德;;温针灸配合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04期

7 范华雨;张荣;蔡尚欢;张向东;;温针灸联合平乐外用5号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J];中医研究;2019年03期

8 郭慎微;;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心理月刊;2019年01期

9 姜铭;;温针灸与电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18期

10 罗刚;;温针灸结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2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兆雍;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Meta分析及系统回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陈巧敏;不同时间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陈巧敏(Chan Hau Man);不同时间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郑英慧;温针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陈美君;电针加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莫永豪;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黎家明;灵龟八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冯凤珍;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刘颖;温针灸治疗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陈世铭;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伟;温针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影响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2 余晓雯;温针灸温溜结合体针治疗风寒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陈晔;温针灸治疗肾精亏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郭上椿;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谢胤陞(Hsieh Yinsheng);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徐彩霞;温针灸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徐丰;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卢菁;温针灸结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赵文静;温针灸八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李彤;疏肝解郁温针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6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56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