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食道外表现形式在临床随着检查设备的进步更新,呈现多样化趋势,在临床上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人食管外表现中,咳嗽的出现频次颇高。由于大众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认识不足,常就诊于呼吸科或其他科室,受诊疗常规惯性思维和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限制,临床误诊率高,造成病人的经济、精神负担加重。依据课题组前期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依循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以经络诊察的理论和“以痛为腧”的针灸治疗原则为指导,通过RDQ问卷、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切斯特咳嗽问卷的积分变化评估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对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疗效及通过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分析咳嗽与胃系病变的关系。在本试验研究中,将纳入研究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两组。针刺组病人采用针刺T3-T12棘突下的治疗方法,西药组病人通过口服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T3-T12棘突下治疗前后RDQ问卷、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切斯特咳嗽问卷积分前后对比差异,分析压痛程度出现频率及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前后变化规律,以达到客观评价针刺督脉背段疗法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人的治疗效果;探寻GERC在督脉背段的病情变化反应点;验证课题组前期GERC患者背部压痛规律,解析咳嗽与胃系疾病的关系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29日就诊于北京市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GERC患者,选取的病人均符合纳入标准,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后,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组30例。针刺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中,男性11人,女性19人,年龄分布最小的23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53.9岁,病程分布中患GERC时间最短的为2个月,最长的为30年,平均病程9.4年。西药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中,男性7人,女性23人,年龄分布中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1.1岁,病程分布中,患病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的有40年,平均病程4.5年。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人治疗前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和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和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压痛阈值测定。针刺组选取病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为针刺点,一天针刺一次,每隔1天治疗一次,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病人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天2次,一次20mg。两组均接受8周的治疗时间后,再次评估两组病人的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和咳嗽症状积分表、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和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压痛阈值测定。疗效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参照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证候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虽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70%≤疗效指数≤症状改善百分率95%。3有效:症状未消失,但较治疗以前减轻,疗效指数大于等于30%,小于70%。4无效:症状未见消失,病症程度也没有较未治疗时减轻,甚至病症程度有所加重,疗效指数小于30%。以痊愈和显效病例数计算愈显率。结果显示:1.对两组GERC病人治疗前后的RDQ量表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的RDQ量表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进行比较。将两组GERC病人的RDQ量表评分做组内比较,发现每组治疗后的评分较治疗前都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RDQ量表评分比较,针刺组较西药组治疗后RDQ量表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和西药组病人RDQ量表评分在治疗前后的有效率相比较:针刺组痊愈人数为6例,西药组痊愈人数为3例,针刺组显效人数为18例,西药组显效人数为20例,针刺组有效人数为6例,西药组有效人数为2例,针刺组无效人数0例,西药组无效人数5例,两组均无病人恶化,愈显率分别为77%和80%。3.对两组GERC病人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积分日间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咳嗽症状积分表日间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进行比较。将两组病人咳嗽症状积分量表日间评分做组内比较,发现每组治疗后的评分较治疗前都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咳嗽日间评分比较,针刺组较西药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量表日间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两组GERC病人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夜间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的咳嗽症状积分表夜间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进行比较。将两组病人咳嗽症状积分量表夜间评分做组内比较,发现每组治疗后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夜间评分比较,针刺组较西药组治疗后夜间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有效率比较:针刺组痊愈人数为18例,西药组痊愈人数为13例,针刺组显效人数为11例,西药组显效人数为7例,针刺组有效人数为1例,西药组有效人数为4例,针刺组无效人数0例,西药组无效人数6例,两组均无病人恶化,针刺组愈显率为97%,西药组愈显率为67%。6.对两组病人的治疗前后莱赛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评分比较:治疗前,西药组和针刺组LCQ生理、心理、社会三区域评分分别做组间比较,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进行比较。治疗后,对每组组内治疗前后各区域评分分别做组内比较,发现各区域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两组各区域治疗后的评分比较,发现针刺组比西药组治疗后评分升高明显(P0.05).7.对60例GERC患者T3-T12各棘突下Ⅲ、Ⅳ级压痛做频率比较:各棘突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7棘突下,出现频率为20%;T8棘突下,出现频率为19%;T5棘突下,出现频率为14%;T6棘突下,出现频率为13%;T9棘突下,出现频率为9%,T10棘突下,出现频率为7%;T4棘突下,出现频率为7%;T11棘突下,出现频率为4%;T3棘突下,出现频率为3%。8.两组GERC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压痛程度比较:对两组病人T3-T12各棘突下的压痛程度各级分别进行计数,用等级资料的χ2检验处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针刺组治疗后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西药组治疗后T3、T4、T5、T6、T7、T10棘突下压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5);两组的治疗后压痛程度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4、T5、T6、T7棘突下压痛程度减轻优于西药组(P0.05)。9.两组GERC病人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两组GERC病人的治疗前压痛阈值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针刺组T3-T12棘突下压痛阈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后压痛阈值在T3、T4、T5、T7棘突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压痛阈值升高在T5、T7棘突下强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GERC的疗效强于西药组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针刺患者督脉背段T3-T12在咳嗽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全方位影响改善程度强于西药组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即针刺治疗对咳嗽所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影响改善方面,效果强于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治疗后针刺组在T5、T7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改善均较西药组明显,督脉T5、T7压痛情况可用于判断GERC的病情变化。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1
【部分图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DQ量表评分及比较(:c±?W??注:与西药组相比,#/><〇.〇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0.05。??见图1。治疗前两组患者RDQ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0.05),西药组和针刺??组在治疗后RDQ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〇.〇5)。针刺组治疗后的RDQ量表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40??■西药组■针刺组??I从??1〇?■??〇?L?.?—??治疗前?治疗后??图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对比(x土?s,?30例/组)??注:与西药组相比,#尸<〇.〇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0.05。??■治疗前后差值??ii?k??西药组针刺组??图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差值对比C?S土?s,?30例/组)??注:与西药组相比,#尸<〇.〇5。??见图2,西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西药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2.3?RDQ量表评分愈显率比较??表4两组患者RDQ量表评分愈显率比较[例(%)]??组别?mm. ̄Wm?mS?^?愈显率??针刺糾?30?6?[8
图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差值对比C?S土?s,?30例/组)??注:与西药组相比,#尸<〇.〇5。??见图2,西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西药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2.3?RDQ量表评分愈显率比较??表4两组患者RDQ量表评分愈显率比较[例(%)]??组别?mm. ̄Wm?mS?^?愈显率??针刺糾?30?6?[8?6?0?80%??西药饥?30?3?20?2?5?77%??35??
图3两组患者日间(A)、夜间(B)咳嗽症状评分对比(S±s,?30例/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琪;;《针刺研究》编委会第三届换届会议在合肥成功召开[J];针刺研究;2016年06期
2 韩晶;;《针刺研究》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J];针刺研究;2012年05期
3 吴根诚;曹小定;;《针刺研究》,良师益友[J];针刺研究;2006年06期
4 李春梅;针刺研究中的安慰对照设计[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年06期
5 刘鸿义;穆鉴;张静馨;胡卫东;邱宁岩;;针刺对大鼠脑内及脊髓内亮啡肽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7年01期
6 周吕;柳力公;陈浩林;周文郁;李玉芳;施曼华;;针刺“人中”穴对狗胃运动效应的影响及其与外周5-羟色胺变化的关系[J];针刺研究;1987年02期
7 吕证宝;勃朗克;安吉苏克;毕梯乃尔;;针刺某些穴位后人体表面热象图的变化[J];针刺研究;1987年03期
8 ;《针刺研究》1987年(第12卷)总目录[J];针刺研究;1987年04期
9 ;全国第三届针灸文献与写作研究班在石家庄市结束[J];针灸学报;1987年01期
10 ;《针刺研究》1988年(第13卷)总目录[J];针刺研究;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亓兴亮;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丹霞;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张意琼(Cheung Yee King);针刺对宫内窘迫HIBD模型大鼠体重及神经元细胞mTOR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郑铉琪(GHUNG HYUN Kl);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李欣霖;针刺临床试验报告缺失数据分析及患者依从性影响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田紫煜;眶内及眶外针刺对兔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张宏亮;针刺对心肌缺血基因谱的调控特征的跨种属生物信息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沈维维;针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郑铉琪(CHUNG HYUN Kl);针刺对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以及舍岩针法配合中药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8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