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丹溪痛风方治疗术后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文章目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检测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Lysholm评分比较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丹;施仁潮;;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3年04期
2 吴亦樵;朱丹溪痛风学说初探[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年01期
3 费洪新;张英博;周忠光;姜波;朴成玉;仲丽丽;李宝龙;韩玉生;丑小月;廖婷;孟鑫雨;;中药丹溪痛风方的作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年03期
4 顾玲丽;周唯践;;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的临床观察及中医证候学研究[J];陕西中医;2016年03期
5 沈双成;施仁潮;;施仁潮教授应用丹溪痛风方内服配合外洗治疗痛风经验[J];中医药学报;2015年01期
6 施仁潮;张素华;刘丹;;丹溪上中下痛风方探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2期
7 齐理华;何娇;齐智勇;;齐智勇妙用丹溪痛风方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5年02期
8 高玉中;;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类疾病举隅[J];江苏中医药;2010年05期
9 张玉萍,肖梅华;丹溪四书"痛风"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4年04期
10 王晓跃;黄伟斌;许冬青;王明森;赖必华;;丹溪痛风方联合活血止痛膏治疗不同中医辨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衣标美;丹溪学派诊治痰证的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黄晓燕;痛风康Ⅰ、Ⅱ号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消炎止痛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徐慧成;痛风宁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黄铭纬;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蒲灰散治疗痛风间隙期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明岭;中药痛风宁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蔡骏逸;内清外透法对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止痛抗炎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祥;四妙散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陈伟宏;痛风宁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学、药效学及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2年
9 白云静;封藏与疏泄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10 吴莹;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娇影;丹溪痛风方治疗痰湿瘀阻型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6年
2 赖淑婷;痛风利消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周桉;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段金莲;张怀亮教授在眩晕临床诊疗中运用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理论的经验探讨[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王小雪;朱丹溪气郁诊疗思想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席崇程;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朱丹溪气血痰郁学说及其处方用药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姜德;运用方剂计量学探讨朱丹溪学术流派特点[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赵琼;朱丹溪痰证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田卢峰;痛风中医古方用药规律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世繁;朱丹溪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6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6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