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清肺祛风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0:08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评价以清肺祛风平喘法为治则所立加味定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运用该法控制、治疗哮喘提供参考依据及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门诊诊治,以咳嗽、喘息为主诉患者,西医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期,中医证候符合哮病热哮证的患者62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组,分为西医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中西医对照组30例给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剂(信必可)吸入治疗,根据病情可联合孟鲁斯特钠(顺尔宁)片口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2例在西医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味定喘汤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侯、体征积分及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通过为期14天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疗效、临床体征、症状缓解时间、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等数据,客观评价加味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共6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西医对照组无脱落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有效病例数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治疗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分级、ACT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等观察指标进行可比性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1)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西医对照组哮喘控制3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哮喘控制5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P=0.0410.05);(2)中医各症候积分、总积分及肺部体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胸闷的症候积分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870.05),在咳嗽、咳痰、喘息的症候积分、总积分及肺部体征积分改善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咳嗽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3)症状缓解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7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更加快速缓解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4)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CT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9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对照组可以更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5)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研究结论:以清肺祛风平喘法所立加味定喘汤在改善哮喘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等方面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加快速缓解哮喘急性期症状,提高整体控制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体现了传统医学的价值。
【学位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脱落标准
        6.脱落病例的处理
    (二)研究方法
        1.治疗方法与疗程
        2.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3.安全性评价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见下表)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1.病例收集情况
        2.两组可比性检查
    (二)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三)安全性评价
三、分析与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二)清肺祛风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立法依据
    (三)清肺祛风平喘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方药组成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四)结果分析
    (五)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凯;杨超;赵吉平;;支气管哮喘从肺外脏腑论治的实验研究[J];临床误诊误治;2015年08期

2 李国栋;;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42例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20期

3 易亚乔;李鑫辉;张炳填;葛立新;赵钊;杨丽;郭雁;邓玺玮;;栝楼药理作用研究辑要[J];中医药导报;2015年11期

4 马屏南;;紫苏子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0期

5 王强;孙增涛;张弦;刘恩顺;封继宏;;天津市成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J];中医杂志;2015年05期

6 刘秀萍;臧恒昌;于洪利;;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药学研究;2014年12期

7 黎杨爱;张女限;贺小珍;;中药保留灌肠在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12期

8 孙芳;王璐;闫滨;彭欣;;银杏叶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J];山东中医杂志;2014年03期

9 王岩;郑健;潘旭东;王菊霞;;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30例[J];福建中医药;2014年01期

10 张军;李敏;余淑菁;肖凤英;贺劲;;崔金涛从瘀论治哮喘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晓凯;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莉;定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9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69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