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清胰通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9:48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导师自拟清胰通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在联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此来评价清胰通肠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脾胃科住院部收治的,与纳入标准相符合的轻症、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且辨证为腑实热结型的病人共62例,按住院顺序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清胰通肠汤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31例,观察期间,每组均各有一例患者脱落,未能完成观察,故最终两组均只有30例患者完成此次临床观察。对照组患者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补液、解痉镇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胰通肠汤保留灌肠,频率为一日2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炎症指标及血清淀粉酶指标水平、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观察期间,记录所得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综合疗效评定显示: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疗效上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都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治疗组在治疗“腹痛”“腹胀”“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的改善上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脘痞塞”“呕吐”“日晡潮热”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在促进白细胞计数、CRP、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恢复炎症指标及血清淀粉酶指标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6.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研究结论:清胰通肠汤保留灌肠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指标及淀粉酶指标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学位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a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临床疗效观察
    4.结果
    5.结论
讨论
    1.祖国医学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2.西医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3.导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立方依据
    4.清胰通肠汤的方药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进展
    1.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2.急性胰腺炎的西医治疗
    3.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4.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二:Balthazar CT重症度指数
附录三: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犬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工作犬业;2019年06期

2 张文奎;黄梅;王振辉;;丹参治疗胰腺炎药理学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年13期

3 张丹;;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年13期

4 邱君旗;陈锡汉;金珍成;周成帆;;探讨中西医联合方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可行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32期

5 杨逢芳;;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J];人人健康;2017年02期

6 庄惠芬;;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J];人人健康;2017年04期

7 张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62例体会[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07期

8 卢秀玲;仇玕;;舒适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12期

9 袁祖荣,张巨烈;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06期

10 杜凯;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体会[J];四川医学;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姚瑶;PRSS1~(R122H)突变介导胰蛋白酶活化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韩冰;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D];郑州大学;2019年

3 李勇;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和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4 寇丽;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功能紊乱与调控[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5 许春芳;趋化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作用及NAC干预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建平;早期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7 王振文;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变化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钱祝银;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倩;柴黄清胰活血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IKK/IκB/NF-κB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的影响[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2 苏江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时机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郑琪;针刺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张远梅;清胰通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陈慧;从少阳阳明合病论治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樊孙梅;通下逐水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刘翠兰;基于多指数DWI评价急性胰腺炎状态下脾脏损伤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8年

8 徐红艳;轻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吸入性芳香疗法效果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9 张科;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10 许子明;基于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急性胰腺炎发病的节气特征[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9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69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