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中医证素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20:0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中医证素规律,探讨DR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为DR中医辨证论治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Ⅰ~Ⅵ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283例,比较各期一般资料、证候证素资料、生化指标及合并症的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NPDR组糖尿病病程、BMI、SBP、DBP低于PDR组(P0.01或P0.05)。2.合并症比较:NPDR组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明显低于PDR组(P0.01)。3.生化指标比较:NPDR组HbA1c、LDL-C、TC、SCr、SUA水平及尿蛋白(PRO)阳性率均低于PDR组(P0.01或P0.05)。4.DR相关因素分析:DR的分期进展与糖尿病病程、HBA1c、LDL-C、TC、SUA、SCr、SBP、DBP均成正相关(r=0.817、0.811、0.329、0.224、0.364、0.274、0.594、0.384,P0.01)。5.DR病位证素比较:NPDR组的主要病位证素为肝、脾、胃,PDR组主要为肝、肾、脾。NPDR组肝、肾、心的频率明显低于PDR组(P0.01),胃的频率高于PDR组(P0.05)。Ⅱ~Ⅵ期病位证素肝的频率最高,随着DR的进展,肝、肾、心频率呈上升趋势,Ⅴ~Ⅵ期肝频率明显高于Ⅰ期(P0.005),Ⅳ~Ⅵ期肾频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5),Ⅴ~Ⅵ期心频率明显高于Ⅰ~Ⅳ期(P0.005)。6.DR病性证素比较:NPDR组的主要虚性病性证素为阴虚、气虚,主要实性病性证素为热、湿。PDR组主要虚性病性证素为气虚、血虚、阳虚,主要实性病性证素为痰、瘀。随着DR进展,虚性病性证素气虚、阳虚、血虚、精亏、气不固频率与实性病性证素痰、瘀、气滞、寒频率逐渐上升,阴虚、热频率逐渐降低。NPDR组阴虚、热频率高于PDR组(P0.01),气虚、血虚、阳虚、精亏、气不固、痰、瘀、气滞、寒频率均低于NPDR组(P0.01或P0.05)。Ⅲ~Ⅵ期阳虚、痰、瘀频率较Ⅰ期均明显升高(P0.005),阴虚频率明显降低(P0.005)。Ⅳ~Ⅵ期血虚频率均较Ⅰ、Ⅱ期显著升高(P0.005),热频率均显著降低(P0.005)。与Ⅱ期比较,Ⅲ期、Ⅴ~Ⅵ期阳虚、Ⅲ期气不固、Ⅳ期血虚、Ⅲ~Ⅵ期痰的频率均明显升高(P0.005)。Ⅴ~Ⅵ期血虚频率明显高于Ⅲ期(P0.00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血压、HbA1c、SCr、SUA、TC及LDL-C与DR分期呈平行相关,是DR进展的危险因素。2.NPDR主要病位证素为肝、脾、胃,PDR主要为肝、肾、脾。随着NPDR向PDR进展,肝、肾、心频率逐渐升高,晚期明显上升。3.气虚、阴虚是NPDR主要虚性病性证素,热、湿是主要实性病性证素。气虚、血虚、阳虚为PDR主要虚性病性证素,痰、瘀为主要实性病性证素。DR早期证素以气虚、阴虚、湿、热为主,Ⅲ期为DR证素发展的转折点,此期阳虚、痰、瘀开始成为主要证素,气滞、寒频率明显增加,阴虚、热频率衰减,晚期呈现出气血阳虚,痰瘀湿寒互结的病理状态。4.DR证候、病理演变规律为气阴两虚、湿热壅盛向气血阳虚、痰瘀湿寒互结转化,表现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的特点。
【学位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R276.7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病例数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
        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2.3 眼底检查
        2.4 证候证素资料采集与量表的制定
        2.5 中医证素
        2.6 证候轻重的权值计算和证素诊断标准
        2.7 证候证素调查的质量控制
        2.8 患者临床资料、中医四诊资料的录入与处理
        2.9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合并症情况比较
    3 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4 不同分期(I~VI期)DR相关因素比较
    5 NPDR组与PDR组主诉症状前10 排名
    6 NPDR组与PDR组主要舌象分布情况
    7 NPDR组与PDR组主要脉象分布情况
    8 NPDR组与PDR组及I-VI期病位证素分布
    9 NPDR组与PDR组及I-VI期虚性病性证素分布
    10 NPDR组与PDR组及I-VI期实性病性证素分布
第三部分 讨论
    1 DR的发病机制探讨
        1.1 慢性高血糖是DR发病、进展的基础
        1.2 多种因素导致了周细胞凋亡、血视网膜屏障屏障的破坏
        1.3 细胞因子表达活跃促使了新生血管的形成
    2 DR发病、进展相关危险因素
        2.1 糖尿病病程与DR
        2.2 血糖与DR
        2.3 血压与DR
        2.4 糖尿病肾病和DR
        2.5 尿酸与DR
        2.6 血脂与DR
        2.7 BMI与 DR
        2.8 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与DR
        2.9 小结
    3 DR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4 DR的中医证素研究
        4.1 证素辨证理论
        4.2 DR的中医症状和舌脉情况
        4.3 DR不同分期的主要病位证素
        4.4 DR主要病性证素
        4.5 小结
    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伟国;梁丽丽;韩木龙;郭森仁;林雪娟;;慢性胃炎病性证素气滞与病位证素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1期

2 杨东宁;;脑梗死分期与中医病性证素的关系[J];光明中医;2011年10期

3 唐亚平;戴芳;杨宏宝;龚超奇;王飞;周艳;朱文锋;;胖大舌与病性证素相关性的研究[J];新中医;2010年10期

4 匡艳红;朱文锋;黄碧群;王荣田;匡艳芳;;方剂主治证的证素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樊新荣;黄贵华;王荣田;;病性证素“阳郁”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1期

6 谌海军;谢梦洲;曾柏荣;瞿昊宇;贺妍;陈雪锋;王理槐;;肺癌病性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血液检测指标关系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7 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年02期

8 杨东宁;;脑梗死影像学与中医病性证素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3期

9 郭森仁;梁丽丽;林雪娟;刘丽桑;吴青海;李灿东;;基于电子鼻的慢性胃炎常见病性证素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6期

10 王至婉;李建生;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浩中;大骨节病中医病因病机和证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郭启文;帕金森氏综合征“风证”特征以及证—症关系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甘慧娟;“咳嗽”的证候规范与证素特征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鲁法庭;基于证素提取的小儿脑瘫病因及证候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李莎;痹病辨治特点及“风湿四病”证素规律的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国翔;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中医证素规律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蓝俊才;基于证素辨证的节气与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雷玉娇;基于古籍文献挖掘的头痛中医病性证素特征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张安玲;肛瘘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黄泽钦;10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证素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沈旭艳;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证素规律初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牛亚南;噎膈/食管癌古今文献的病位病性证素特点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8 官涵;子宫肌瘤中医证素特点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陆雪兰;消化性溃疡证素分布特点初探[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蔡秋芳;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水平与中风病性证素的关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81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1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