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12 20:02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为颈性眩晕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丹阳市中医院针灸科6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治疗取百会穴、双侧风池穴、天柱穴、颈3-5夹脊穴,行针刺治疗,风池穴、天柱穴行温针灸,各灸2壮,并留针0.5h,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针刀治疗,选取固定点及颈椎两侧结节压痛点,刀口线与纵轴平行,垂直于骨面进针,达骨面纵向、横向切割,7天1次,2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D血流速度;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黏度;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TCD:治疗后,两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提高,两组自身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呈P0.05,说明治疗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更好地改善脑供血。2.颈椎曲度: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颈椎曲度改善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P0.05,颈椎曲度改善明显。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血液粘稠度: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下降,三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三者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椎动脉血液黏稠度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4.症状及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自身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症状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呈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并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5.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同时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能更好地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颈椎曲度及血液黏稠度,在改善颈性眩晕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近、远期效果。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值得临床推广。
【学位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1.1 临床表现
        1.2 发病机制
        1.3 治疗现状
    2. 传统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治疗现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分组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3.2 治疗前后TCD平均血流速度,见表2
        3.3 治疗前后颈椎曲度,见表3
        3.4 治疗前后血液黏度,见表4
        3.5 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见表5
        3.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6
    4. 不良反应及处理
第三章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穴位选择依据
    3. 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优势
    4. 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第四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安;;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年01期

2 赖春;黄业雄;余永州;;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07期

3 王晓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年29期

4 隽树松;;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J];系统医学;2018年22期

5 刘春花;楼喜强;;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35期

6 李永德;;温针灸配合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04期

7 范华雨;张荣;蔡尚欢;张向东;;温针灸联合平乐外用5号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8例[J];中医研究;2019年03期

8 郭慎微;;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心理月刊;2019年01期

9 姜铭;;温针灸与电针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18期

10 罗刚;;温针灸结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2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兆雍;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Meta分析及系统回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陈巧敏;不同时间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陈巧敏(Chan Hau Man);不同时间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郑英慧;温针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陈美君;电针加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莫永豪;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黎家明;灵龟八法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冯凤珍;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刘颖;温针灸治疗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陈世铭;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伟;温针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影响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2 余晓雯;温针灸温溜结合体针治疗风寒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陈晔;温针灸治疗肾精亏虚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郭上椿;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腰肌劳损(寒湿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谢胤陞(Hsieh Yinsheng);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徐彩霞;温针灸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徐丰;针刀结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李彤;疏肝解郁温针灸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龙庆媚;输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寒证)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王映峰;基于腰椎稳定理论温针灸治疗下腰痛取穴优化及临床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