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与AIP、IMT及AASI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02: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的相关性。以期能为临床医生辨证及综合中西医治疗高血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2月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EH患者120例,制作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病历信息,包括证候信息、相关病史、辅助检查、临床主要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四组。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AIP、IMT、AASI等指标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高血压级别的相关性,探索AIP、IMT、AASI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结果1.EH患者血压级别越高,其年龄越大,病程越长(Ρ0.05)。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IMT、AIP、AASI三者均逐步升高(Ρ0.05)。EH患者的AIP、IMT、AASI均与年龄、血压级别、病程均呈正相关关系(Ρ0.05),AIP、IMT、AASI之间两两呈正相关关系(Ρ0.05)。2.纳入的120例EH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比分布:痰瘀互结型(42.50%)气血亏虚证(25.83%)肝阳上亢证(16.67%)肾精不足证(15.00%)。??3.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Ρ0.05)。年龄分布上除气血亏虚证与痰瘀互结证间无统计学差异外(Ρ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Ρ0.05),以肝火亢盛证年龄最小,肾精不足证年龄最大。年龄分层分布上,肝阳上亢证主要分布在50-59岁,气血亏虚证主要分布在60-69岁,痰瘀互结证主要分布在50-69岁,肾精不足证主要分布在70-80岁。4.血压分级上,肝阳上亢证以1级和2级高血压为主;气血亏虚证和肾精不足证以2级和3级高血压为主;痰瘀互结证在各级别高血压中均有一定分布。病程上,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Ρ0.05)。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Ρ0.05)。6.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胆固醇(Cholesterol,TC)比较: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两虚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AIP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Ρ0.05),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Ρ0.05)。7.IMT比较,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Ρ0.05)。按年龄段分层比较发现,50-59岁患者中,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60-69岁患者中,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8.AASI比较结果发现: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Ρ0.05),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9.痰瘀互结证的AIP、IMT、AASI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Ρ0.05)。结论1.随着EH患者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级别的升高、病程的延长,AIP、IMT、AASI均逐步升高,AS程度逐渐加重。AIP、IMT、AASI在评价AS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均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辅助判断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2.EH的中医证型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3.EH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级别的升高、病程的延长,其中医证型大体呈现出由实证向虚证的病情演化。实证较虚证的BMI指数大。4.痰瘀互结证的血脂异常程度更重,其AIP、AASI均高于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肾精不足证的AS程度较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更重,可作为证型间辨证区别的客观依据之一。5.痰瘀互结证和肾精不足证的IMT高于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IMT可作为50-69岁年龄段辨证痰瘀互结证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6.痰瘀互结证的AIP、IMT、AASI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可作为该证型辨证和监测AS变化程度的客观参考指标。
【学位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3 入选病例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病例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2.1 BMI测定
            2.2.2 血脂全套检测
            2.2.3 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测定
            2.2.4 动态血压测量
        2.3 统计分析
            2.3.1 数据库建立
            2.3.2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EH患者不同级别高血压的构成比、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1.2 EH患者不同级别血压的AIP、IMT、AASI比较
        1.3 AIP、IMT、AASI与各研究指标的相关性
    2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一般指标比较
        2.1 EH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及性别分布
        2.2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年龄和年龄分阶段分布情况
        2.3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不同血压分级分布情况
        2.4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病程比较
        2.5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BMI比较
        2.6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血脂及AIP情况比较
        2.7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IMT情况比较
        2.8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AASI对比
        2.9 EH患者各中医证型AIP、IMT、AASI异常发生率比较
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EH的理论认识
            1.1.1 西医认识
            1.1.2 中医认识
        1.2 AS的理论认识
            1.2.1 西医认识
            1.2.2 中医认识
        1.3 AIP、IMT、AASI指标的认识
            1.3.1 AIP与 AS
            1.3.2 IMT与 AS
            1.3.3 AASI与 AS
    2 临床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1.1 EH患者不同级别血压的构成比、性别、年龄、病程情况
            2.1.2 EH患者不同级别血压的AIP、IMT、AASI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2.2 EH患者各中医证型一般指标比较
            2.2.1 EH患者的各中医证型的构成、性别、年龄及其分层分布特点
            2.2.2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血压分级、病程情况分析
            2.2.3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BMI分析
            2.2.4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血脂、AIP分析
            2.2.5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IMT结果分析
            2.2.6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AASI分析
            2.2.7 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AIP、IMT、AASI异常率情况分析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岚;刘春雨;陈楠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及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04期

2 楼金杰;谢长生;;胃癌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3 王慧琴;张科进;张丹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5年06期

4 陈云鹤;;探讨庆阳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J];健康之路;2017年03期

5 赵天一;;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J];人人健康;2017年04期

6 郎立中;杨慰;;妇科HPV感染各型别与感染者中医证型的关系[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7 夏乐敏;王运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的建立与使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2期

8 徐大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9年01期

9 成志荣;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例中医证型分析[J];江苏中医;1996年07期

10 郁仁存;胡玉芳;关天瑜;金静愉;饶燮卿;杨治英;金铃;田兆黎;王禹堂;高永福;王学楠;迟会昌;金敬善;陶毅;王广才;;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钢;乳腺癌中医证型与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洪玉珊;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及与Micro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林志坚;台湾澎湖乙肝中医证型研究及李赛美教授经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阮连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和肝脾调补方对细胞免疫影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葛继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ER和VDR基因多态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6 马晓昌;冠心病心绞痛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7 张学斌;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COX-1)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岑玉文;HIV/AIDS中医证型、证型演变及其与T淋巴细胞活化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郭帮富;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曾庆烜;斑秃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梅霞;艾滋病中医证型与CD4+、CD8+T淋巴细胞、LYMPH、IFN-γ、IL-5水平及中医证型与HAART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杨童;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RAAS相关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何匀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周樱;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王燕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张维维;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张阳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中医证型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陈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聚类分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康燕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赖珊珊;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与病理学特征及Ki-67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4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4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7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