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大肠埃希菌对广谱抗生素的敏感性不断下降,其耐药性的传播亟待控制。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寻找除抗生素外有效的感染控制策略,减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的选择压力,延缓和逆转大肠埃希菌耐药已成为重要课题。中医药治疗感染疗效确切,且因其为良性干预作用不会产生耐药,在抑制细菌耐药和恢复耐药菌敏感性的研究上已取得不少成果。导师齐文升教授根据对耐药菌感染的理论认识和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契合伏邪致病理论,提出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治疗耐药菌感染,避免过用苦寒遏闭伏邪的弊端,整合中医伤寒、温病治疗外感热病的优势,化裁加减制成新加达原散,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提出假说--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的新加达原散具有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作用。目的 研究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的新加达原散含药血清干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其耐药性的作用,并考察不同检测底物对实验菌株ESBLs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药理学制备新加达原散含药血清,模拟中药复方口服后在体内的实际成分和作用环境,定性分析检测含药血清中预测有效成分汉黄芩苷和芍药苷。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可疑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筛选试验和酶抑制剂增强确认试验,筛选产ESBLs日性大肠埃希菌作为实验菌株。进行逆转干预试验前,用血清添加量线性递增混合肉汤培养实验菌株,观察血清对菌株的抑菌作用,确认常用血清添加量能排除血清自身抑菌作用的干扰。随后用新加达原散含药血清混合肉汤培养实验菌株,K-B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在不同培养时间的抑菌圈直径,以空白血清作对照组以除外血清自身可能的逆转作用,同时设立不含血清的空白肉汤组做阴性对照,比较逆转实验后三组菌株耐药情况的差异,并计算菌株耐药性的逆转率。结果 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集获取一株产ESBLs日性大肠埃希菌作为实验菌株。测定含药血清、空白血清的抑菌作用显示当含药血清添加量大于80%,空白血清大于90%时,实验菌株表现为被抑制生长。经血清干预逆转实验后测定的抑菌圈直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敏纸片所测含药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的抑菌圈直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空白血清组和空白肉汤组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培养时间下含药血清组的抑菌圈直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抑菌圈维持在增大后的水平;头孢他啶药敏纸片测得的总逆转率为116%,高于头孢噻肟的100%。结论1.新加达原散含药血清能降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且产生的逆转作用能稳定维持。2.对比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针对本实验该株大肠埃希菌的ESBLs较优的检测底物是头孢噻肟。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伏邪理论 耐药 清透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符号说明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24
- 综述一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11-18
- 综述二 伏邪理论的历史源流浅析及研究评述18-24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24-50
- 前言24-26
- 实验一 实验血清的制备和检测26-30
- 材料和方法26-27
- 结果27-30
- 实验二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30-35
- 材料和方法30-32
- 结果32-35
- 实验三 新加达原散逆转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实验35-42
- 材料和方法35-38
- 结果38-42
- 讨论42-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7
- 致谢57-58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宝刚;张安玲;;伏邪理论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何绍奇;论伏邪[J];中国医药学报;1986年03期
3 蔡春江 ,裴林 ,李佃贵;伏邪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2年02期
4 张鑫;张俊龙;;伏邪概念发生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7期
5 邓悦;郭家娟;李红光;丁颖迪;黄永生;;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刘清泉;高洁;;伏邪探源[J];中医杂志;2011年02期
7 李涛;陈洪宇;王永钧;;伏邪理论在肾病中应用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3期
8 罗思宁;;伏邪学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应用[J];中医学报;2012年12期
9 王丽;;浅议7版《医古文》病案中伏邪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23期
10 刘晨光;范慧慧;许二平;;伏邪理论辨析及其临床应用[J];中医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陈洪宇;王永钧;;伏邪理论及其在肾病中的应用[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董慧琳;聂红明;陈逸云;叶青艳;;陈建杰教授应用“伏邪理论”指导“慢性丙型肝炎”诊治经验[A];全国第4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德珍;王抗战;;慢性乙型肝炎从伏邪论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铁小玲;孙万森;吴喜利;王竹;安鹏;;从“伏邪理论”探讨慢性肾脏病“风伏肾络”之病因病机[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宫晓燕;李霞;;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论治肺系疾病[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考希良;;从伏邪致痹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复发及临床证治[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郭晓辰;张军平;;以治未病和伏邪理论指导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果;唐旭东;;伏邪理论在中医药调治慢性肝病中的运用[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永生;郭家娟;崔英子;;冠心病从“先天伏寒”病因论治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10 刘果;王新月;;伏邪理论在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考希良;伏邪致痹机理初探[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急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清泉;以伏邪理论对抗耐药菌感染[N];健康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盛;七情伏邪学说的提出及初步验证—母鼠孕前肝疏泄不及对雄性子代行为及神经生化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张鑫;中医伏邪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璐;基于痰瘀伏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荆璐;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王柳青;古代伏邪理论的发展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4 姜宜惠;内伤伏邪的理论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侯文婕;从伏邪论带状疱疹[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丁宝刚;基于伏邪理论对中风痰热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调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孙路路;基于伏邪理论的清透法治疗重症监护室耐药菌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刘嫦亮;伏邪、伏毒理论古文献整理及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刘亮;基于痰瘀伏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刘广文;中医伏邪病因与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伏邪理论清透法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