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中医证治探讨
【学位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7.7
【部分图文】:
CD171?网??■女性丨??图1-1抑郁症患者性别分布情况??由以上表1-1、图1-1所示:符合标准患者共有398例,男性有171例,占总例数的??42.96%;女性有227例,占总例数的57.04%。经卡方检验,女性占的比例多于男性(户<0.01?)。??15??
?51??67??图1-2抑郁症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由以上表1-2、图1-2所示:在398例抑郁症患者中。18?30岁之间患者占的比例最??高为36.43%,与其他年龄段的病例数相比(尸<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为33.17%,与其他年龄段的病例数相比(P<0.01)。??3.1.2舌质频数分布??观察病案患者舌质情况,分布频数统计如下,见表1-3、图1-3。???表1-3舌质频数分布???舌质?频数?频率(%)??舌质淡?275?53.71%*??舌质红少津?112?21.88%*??舌偏紫或有瘀斑?58?11.33%*??淡白舌?14?2.73%??舌体胖大?6?1.17%??注:经卡方检验,★?<〇.〇?1??16??
I?■舌體大??图1-3舌质频数分布??由表1-3和图1-3可知,在398例患者病案的512次就诊中舌质淡占53.71%、舌质红??少津占21.88%、舌偏紫或有瘀斑占11.33%。以上三种舌质与其他舌质相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舌质淡与其他舌质相比(PO.Ol),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提示抑郁症患者舌质以舌质淡为主。??3.1.3舌苔频数分布??观察病案患者舌苔情况,分布频数统计如下,见表1-4、图1-4。???表1-4舌苔频数分布???舌苔?频数?频率(%)??苔白腻?172?33.59%*??苔薄黄?139?27.15%??苔薄白?125?24.41%??苔黄腻?91?17.77%??苔少或无?13?2.54%??注:经卡方检验,*P<0.0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珺钰;刘芳;罗耀辉;罗恒会;邓琴;;抑郁症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05期
2 一静;;情绪低落不仅是抑郁症[J];心理与健康;2019年07期
3 李珍;隋竹欣;王海涛;;抑郁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4 高放;温贤秀;陈玉琴;周晓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年01期
5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09期
6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1期
7 居身傲男;张广清;万雪良;隋础阳;朱月悦;;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06期
8 章牧荣;曹松;杨瑞;唐密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年06期
9 ;盘点抑郁症病因,请勿让心上了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24期
10 张玉梅;周敏;;“阳光型”抑郁症的解读与干预措施[J];政工学刊;201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鲁毅;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7年
3 郭东凯;生物钟蛋白在抑郁症和神经炎症中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4 廖文象;早发型和晚发型抑郁症患者神经认知与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5 徐金勇;抑郁症的替代治疗与脑神经环路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谢正;五态抑郁量表的编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潘俊希;神经递质与抑郁症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8 李淮周;基于静息态fMRI和DTI的抑郁症认知障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9 孟瑞伟;抑郁症与糖尿病发病和总死亡风险的前瞻性队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0 张铮;CDK5磷酸化Sirt2参与社交失败诱发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鑫;首发抑郁症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与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9年
2 吴晓珺;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反刍思维及其认知机制比较[D];浙江大学;2019年
3 李林坚;基于情绪词库的抑郁症患者情绪表达分析与预测[D];浙江大学;2019年
4 王慧;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达临床治愈后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5 武月霞;肠道微生态结构、人格、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6 厉红艳;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与执行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年
7 徐洪;重性抑郁症患者风险决策与社会认知功能特征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8 KRITTIYAPICHARTKUL NATWARIN(柯丽华);抑郁症的中医证治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李一冰;健康时报网抑郁症报道研究(2008-2018)[D];河北大学;2019年
10 王琦;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自杀观念影响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9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