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针结合加味六味地黄散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总有疗效比较:
2.2 UPDRS评分比较: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张召平,许继平;电针治疗帕金森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04期
2 鲍倩;赵亚伟;霍晓晓;刘新志;苏志伟;;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30期
3 刘方;;周文泉治疗帕金森病经验[J];世界中医药;2011年02期
4 林华;;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J];中华魂;2014年16期
5 王兴东,薛庆;抗帕金森病中、西法浅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1年03期
6 杨卜凡;杨应成;;自拟参藤除颤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年03期
7 林晶;沙地克·沙吾提;;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新疆中医药;2018年05期
8 袁清洁;刘岑;曹克刚;史亚楠;于艳敏;;益肾疏肝法辨治帕金森病与抑郁共病4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临床;2014年06期
9 田菁;刘波;;头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年01期
10 程婷;杨文明;;帕金森病抑郁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黑赏艳;基于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及性能初步考评[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林彦瑜;通督针法结合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赵颖倩;早期电针干预对MPTP/MP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效应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梁艳;芸芍帕安合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其自噬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靳昭辉;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分型诊断量表及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张华;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杨世敏;以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汤湘江;滋阴熄风颗粒剂治疗帕金森病早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闫川慧;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宁;帕金森病“病机证素”分布规律研究暨益肾除颤汤治疗40例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微;头部穴位埋线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胡林燕;基于家庭和社区练习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3 李葭荣;帕金森病嗅觉功能与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性调查[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章林;帕金森病中医证型与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陈湘东;帕金森病合并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临床特点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贾冬冬;帕金森病疲劳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陈亚丽;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抗凋亡作用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柯尚生;左归丸加减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便秘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吉婷;帕金森病剂末现象的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王李润;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9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8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