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王孟英养阴特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13:24
   目的和意义:基于文献学方法,在历代医家养阴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王孟英调治阴伤的学术思想,有助于更好的总结其养阴特色,为当今提供更完善的中医理论和临床指导,引起学者对“阴伤致病”的重视。方法:以校图书馆、《中华医典》、中国知网为基础,通过查阅历代医家调治阴伤的相关资料,系统整理养阴理论的源流。内容:以《王孟英全书》为核心文献,进行梳理、辨析、归类、总结。以阴伤概念为始,系统梳理养阴理论的历史沿革;以王孟英临证思维为逻辑框架,以辨治阴伤为线索,归纳整理王孟英在调节与治疗阴伤时运用的四种临证思维、辩证特点、重舌诊兼参脉诊、细察各脏腑、不同层次的阴伤,建立理、法、方、药具备的养阴体系;总结出其活用仲景方药,化裁古法创立新方,活治今病的具体方剂,根据其常用的养阴药对和与阴伤有关的特殊病症发病加以总结,以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为有效简捷的方法。结论与启示: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总结提出《王孟英全书》中对阴伤调治的四种临证思维,即五行生克制化、体质、七情、气化;在辨证论治阴伤时重视舌、脉特点,活用仲景的具体方药和创立的新方,治疗各脏腑、不同层次的阴伤,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王孟英调治阴伤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的应用和拓展;当今,因为工业发展、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气候环境等改变,具有阴伤体质的亚健康和疾病人群增多,各种疾病常兼夹阴伤因素;由于王孟英所生活时代接近当代,体质、气候温度、疾病谱、证候谱等相差不远。因此,总结王孟英对养阴理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为中医临证处方提供了理论指导。
【学位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1.阴伤的概念
        1.1 阴阳的概念
        1.2 阴及阴伤的概念
    2.养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 秦汉以前
        2.2 隋唐宋时期
        2.3 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现代医生治疗温病和滋阴的调查
第二部分 王孟英的生平及养阴学术思想
    1.王孟英生平简述
    2.王孟英养阴学术思想研究
        2.1 临证思维
        2.2 辨证特点与治法特点
        2.3 遵古不泥,方药活用治疗阴伤证
        2.4 王孟英治从阴伤论治经典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 王孟英的养阴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的应用与拓展
    1.王孟英的养阴学术思想在当代临床的应用与拓展
        1.1 当代体质倾向与阴伤
        1.2 大方复治法治疗阴伤
        1.3 辨治阴伤,重视祛邪反应
        1.4 重视气机,滋阴化阴
    2.张福利教授典型养阴临床验案枚举
        2.1 间质性肺炎
        2.2 皮肤过敏
        2.3 萎缩性胃炎
        2.4 糖尿病发热
讨论
    1.体质与阴伤的关系
    2.舌苔与阴伤的关系
    3.辨证论治兼参阴伤
    4.气化与养阴的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姗;冯闲野;杨晓丽;周萱;周燕红;徐芳;马晓峰;于春泉;王泓午;;中医精理论与健康状态关系[J];天津中医药;2013年09期

2 马书娟;姚建平;;试析苦能燥湿与苦能坚阴[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1期

3 姚建平;马书娟;;“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阴阳属性解析[J];光明中医;2010年01期

4 李冀;赵伟国;;酸甘化阴配伍法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5 龚婕宁;;论养阴生津法治疗中老年血栓性疾病[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陈利国;张珍玉;;气化理论概论[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明越;王孟英诊治杂病经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1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91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