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穴位放血配合针刺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21 02:07
   目的:探讨穴位放血配合针刺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体检转入中医科门诊诊治的1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维生素E胶丸,复合维生素B片。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放血配合针刺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检测血中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干预组治疗后乳房疼痛积分、肿块大小积分、肿块质地积分、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 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E2、PR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穴位放血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明显改善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调节激素失调的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价
    2.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男;武娜;赵锡蕾;马占学;;针刺配合中药颗粒剂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年12期

2 罗颖兴;;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02期

3 唐苏雅拉;刘玉梅;;蒙医五疗针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94期

4 柏树祥;;针刺治疗牙痛864例疗效观察(英文)[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4年01期

5 岳彩贵;;针刺留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8期

6 常雪利;;针刺配合穴位微波照射治疗原发性痛经41例[J];河南中医;2011年06期

7 赵霞;;针刺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面神经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02期

8 施永康;;针刺项部穴位引起意外4例报告[J];人民军医;1979年07期

9 郭云赓;;针刺戒烟——新穴位的发现[J];福建中医药;1982年05期

10 ;针刺戒烟新穴位[J];中国农村医学;198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宾;针刺不同穴位对思虑过度状态脑功能磁共振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黄振彰;针刺非痉挛侧穴位和痉挛侧穴位对脑卒中后痉挛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陈俊玮;运用穴位网络结构分析法实证脑病腧穴针刺治疗临床效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陈百骐;火针与大补元煎治疗肾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于建春;衰老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针刺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6 陈伟坤;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刘德才;针刺、中药与穴位埋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郑占坤;火针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刘科佑;穴位埋线与针刺结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肖扬;龙虎交战针刺邱氏穴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研究及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蕾;针刺结合穴位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

2 黄波;针刺尺泽穴、曲池穴对人体穴位、非穴位氧代谢相关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3 郑海梅;穴位埋线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张燕超;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罗芳芳;红外热像技术观察浅针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张琨;磁圆针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20年

7 赵中华;针刺结合微波穴位照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徐国强;针剌配合穴位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郭文庆;电鍉针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周嘉欣;非穴位浅针刺及套迭式钝头针针刺安慰及蒙蔽效应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92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92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