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中医证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2 12:51
目的:探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伴糜烂的中医证型在福州地区的分布规律,与不同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位置、糜烂类型等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 ,设计统一表格进行研究。结果:1、CNAG伴糜烂中医的辨证分型共有12种证型:5种单纯证型所占比例为56.67%;7种复合证型占43.33%。实证(54.67%)多见。2、CNAG伴IM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相关分析:①6种常见中医证型与糜烂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与非脾胃湿热证在糜烂分类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6种常见中医证型与糜烂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虚实证型的Hp感染、胃粘膜糜烂评分(范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证型分布:CNAG伴糜烂中医的辩证分型共有12种证型,5种单纯证型,7种复合证型。单纯证型较复合证型多。以实证为主,其次为虚实夹杂证。2、证型与相关因素:①6种常见中医证型与糜烂类型关系密切,脾胃湿热证与隆起型可能存在相关性。②按虚实证分型,虚实证型与Hp感染、胃粘膜糜烂评分(范围)关系密切。
【文章来源】: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议论文集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2895340
【文章来源】:第三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议论文集
【文章页数】:2 页
本文编号:2895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953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