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7:49
  目的: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明确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依据。观察火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加体针组与体针组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肌张力情况、综合功能和四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同时,运用表面肌电技术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侧和健侧肌肉的sEMG信号,选取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作为指标,探讨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机理,为进一步推广使用火针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材料与方法:论文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中医古籍中经筋病、中风、拘挛、经筋理论、火针疗法等的文献研究,并且结合大量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代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证明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卒中后痉挛瘫的理论支撑。论文二:按照随机对照的科研设计原则,根据疾病诊断标准以及试验纳入标准,将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配为2组:试验组(火针+体针组),对照组(体...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比较

中风病,天体,火针,患者


表 5 两组患者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评分比较(x±s) 例数 治疗前 治疗第 11 天 治疗后(第 21 天)组 35 23.00±6.41 17.20±5.56##**4.77±4.62##**☆☆☆☆○组 38 24.50±8.22 16.84±5.90##**7.66±4.53##**☆☆☆☆<0.05,##P<0.01,与治疗前体针组相比;<0.05,**P<0.01, 与治疗前体针+火针组相比;P <0.05, ☆☆P<0.01, 与治疗 11 天体针组相比;P <0.05, ☆☆P<0.01, 与治疗 11 天体针+火针组相比;<0.05, ○○P<0.01, 与治疗 21 天体针组相比。

中风病,量表,疗效评定,天体


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得分显著升高,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 7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疗效比较(x±s)组别 例数 治疗第 11 天 治疗后(第 21 天)试验组 35 0.25±0.13 0.81±0.17☆☆☆☆○对照组 38 0.30±0.16 0.68±0.19☆☆☆☆注:☆P <0.05, ☆☆P<0.01, 与治疗 11 天体针组相比;☆P <0.05, ☆☆P<0.01, 与治疗 11 天体针+火针组相比;○P<0.05, ○○P<0.01, 与治疗 21 天体针组相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筋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 马坤琴,李佩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8(11)
[2]替扎尼定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痉挛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 张晓宇,张晓东,尚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03)
[3]火针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痉挛后足内翻的效果观察[J]. 马明祥,罗文红,林盼,王梅英,谢丹,罗梦辉,栾英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20)
[4]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评定研究进展[J]. 李瑞青,任亚锋,吴明莉,史景,王慧灵,湾明月,冯晓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06)
[5]温故知新——试谈“在筋守筋”[J]. 孙丹红.  中国针灸. 2018(04)
[6]经筋理论指导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张悦,岳群,郭文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11)
[7]巨刺联合经筋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袁昌杰,黄必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10)
[8]A型肉毒素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分析[J]. 李建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73)
[9]肌筋膜链理论在针刺治疗KOA中应用探析[J]. 王芳玉,董宝强,宋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10]神经源性骨化性纤维肌病1例[J]. 李强,孙宝平,王吉顺,吕佳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2)

博士论文
[1]井穴麦粒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黄道恭.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2]三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优化方案研究[D]. 辛昕.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经筋理论指导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永阳.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
[2]中医综合外治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张力影响的临床观察[D]. 张俪璋.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3]表面肌电对卒中偏瘫下肢康复进程的动态监测及与Fugl-Meyer、MMT的相关性研究[D]. 江妮.南华大学 2017
[4]毫火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D]. 王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5]火针散刺患肢阳经皮部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D]. 贾新燕.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6]火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脑梗塞后上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D]. 林玉平.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7]不同经穴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PKC水平影响的研究[D]. 尹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11
[8]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D]. 施雯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9]替扎尼定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永刚.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0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20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