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12-19 04:59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俞加膈俞,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8.58±2.98)低于对照组(9.68±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16.48±4.82)低于对照组(19.64±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0%)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文章来源】:光明中医. 2020年15期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1.4.2 观察指标
        1.4.3 疗效判定标准
        1.4.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失眠疗效
    2.2 心脾两虚证疗效
    2.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2.4 中医证候评分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人不寐患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预调查[J]. 于臻,马妍,张琳琳,张玉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2]从膀胱经“入络脑”探讨中医脑病的治疗[J]. 寇勋,金如玉,李永峰.  中医学报. 2020(02)
[3]唑吡坦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对照研究[J]. 任布聪.  基层医学论坛. 2018(17)
[4]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J]. 孙杨,储浩然.  光明中医. 2017(20)
[5]背俞穴埋针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J]. 焦丽媛,刘云,朱硕,张光民,公言慧,马玉侠.  中国民间疗法. 2017(03)
[6]基于有序数据Meta分析模型评价针灸疗效研究:原发性失眠症[J]. 刘强,王秀娟,赵颖,黎波.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1)
[7]针刺五脏俞加膈俞配合膀胱经走罐治疗失眠的效果[J]. 陈婷婷,孙洁.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2)
[8]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J]. 中医中医科学院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课题组.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01)
[9]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失眠选穴规律分析[J]. 黄凯裕,梁爽,许岳亭,卢圣锋.  中国针灸. 2015(09)
[10]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40例[J]. 周艳丽,杜彩霞,高希言.  中医研究. 2009(04)

硕士论文
[1]失眠的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佟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5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25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