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60例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12-19 05:12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进行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并做出安全、客观、有效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方法及新思路。方法:收集60例符合脾虚泻诊断的来源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患儿予自拟健脾止泻汤口服,对照组患儿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以2周为1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进行对比,后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30例,其中治愈为1例,显效为19例,有效为9例,无效为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为0例,显效为0例,有效为26例,无效为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P<0.05(P为0.00),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健脾止泻汤在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具有显著疗效。结论: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小儿大便泄泻、食欲不振、精神、口渴的疗效上要优于醒脾养儿颗粒,安全性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古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辨证分型
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4 本病的临床治疗
4.1 中医内治疗
4.2 中医外治法
4.2.1 中医推拿治疗
4.2.2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4.2.3 其它外治法
4.3 西医治法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入选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2.2.4 病情判定
2.2.5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2.2.6 病例来源
2.2.7 治疗
2.2.8 疗效判定指标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性别分布比较
3.1.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年龄分布比较
3.1.3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病程比较
3.1.4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病情比较
3.1.5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3.2.1 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比较
3.2.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结果
3.2.3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结果
3.2.4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次要症状积分改善状况比较
3.2.5 治疗后1 个月随访腹泻发作情况比较
讨论
1 选方用药
1.1 组方依据
1.2 组方思想
1.3 药物组成
1.4 方解及药物分析
1.4.1 方解
1.4.2 各药物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比较分析
2.2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候总积分比较分析
2.3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2.4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次要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2.5 复发率比较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2925320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古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辨证分型
3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4 本病的临床治疗
4.1 中医内治疗
4.2 中医外治法
4.2.1 中医推拿治疗
4.2.2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4.2.3 其它外治法
4.3 西医治法
4.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入选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2.2.4 病情判定
2.2.5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2.2.6 病例来源
2.2.7 治疗
2.2.8 疗效判定指标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性别分布比较
3.1.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年龄分布比较
3.1.3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病程比较
3.1.4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病情比较
3.1.5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治疗后结果分析
3.2.1 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比较
3.2.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结果
3.2.3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结果
3.2.4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次要症状积分改善状况比较
3.2.5 治疗后1 个月随访腹泻发作情况比较
讨论
1 选方用药
1.1 组方依据
1.2 组方思想
1.3 药物组成
1.4 方解及药物分析
1.4.1 方解
1.4.2 各药物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治疗后总疗效结果比较分析
2.2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症候总积分比较分析
2.3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2.4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次要症候积分比较分析
2.5 复发率比较分析
3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2925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253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