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对相关因子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应用中药“蚓黄散”外敷治疗大鼠糖尿病溃疡,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过程中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蚓黄散”外治大鼠糖尿病溃疡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将182只体重80-100g的SD雄性大鼠高脂高糖饲养1个月后,腹腔注射STZ3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1周,每日豁测空腹血糖浓度。选取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141只制备糖尿病溃疡模型,在无菌条件下剪去造模区皮肤,深达筋膜。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溃疡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各47只,模型组创面不予干预,中药组外敷“蚓黄散”,西药组外敷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次/d,观察14天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5大、第10大、第15大创面肉芽组织中bFGF、PDGF、 TGF- β、AGEs、AGER、TNF-α、IL-1α的含量,创面每天换药时拍照,用ImageJ1.46r软件测量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应用SPSS20.0对创面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创面愈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二者均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率(P0.01),中药组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2.中药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肉芽组织中bFGF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肉芽组织中bFGF含量在创面修复的早中期相当(P0.05),后期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3.中药组较模型组在创面修复的后期肉芽组织中PD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在创面修复的早期肉芽组织中PD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肉芽组织中PDGF的含量在创面修复的早期显著降低(P0.01),中期二者相当(P0.05),后期显著升高(P0.05)。4.中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三组比较,创面肉芽组织中TGF-β的含量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肉芽组织中AGE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在创面修复的早中期肉芽组织中AGE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早晚期肉芽组织中AGE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6.中药组与西药组、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肉芽组织中AGER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早期肉芽组织中AGER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7.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早中期肉芽组织中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肉芽组织中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在创面修复的整个过程中肉芽组织中TNF-α的含量相当(P0.05)。8.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中晚期肉芽组织中IL-1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创面修复的晚期肉芽组织中IL-1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在创面愈合的整个过程中均低于西药组,以早中期最为显著(P0.05)。结论:药物干预后均能显著地提高创面愈合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中药“蚓黄散”效果更佳,这可能与其刺激创面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管新生及胶原蛋白合成、改善创面炎性状态、降低创面中AGEs、AGER的含量有关。
【关键词】:创面愈合率 大鼠糖尿病溃疡 生长因子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炎性因子 蚓黄散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英文缩略词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40
- 综述一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中医外治11-25
- 1 药物疗法11-15
- 2 手术疗法15
- 3 其他疗法15-20
- 4 中医外治法联合应用20-21
- 参考文献21-25
- 综述二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西医外治25-40
- 1 药物外用26-27
- 2 清创疗法27-33
- 3 物理疗法33-34
- 4 手术疗法34-36
- 5 新技术36-37
- 参考文献37-40
- 前言40-42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42-58
- 1 材料42-44
- 1.1 试剂、仪器42
- 1.2 实验动物42
- 1.3 实验用药及试剂42-44
- 2 方法44-46
- 2.1 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44
- 2.2 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制备及分组44
- 2.3 创面给药方法44-45
- 2.4 取材及检测45
- 2.5 创面面积计算方法及创面愈合率45
- 2.6 石蜡切片的制备45
- 2.7 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过程45-46
- 2.8 肉芽组织中各指标的测量46
- 2.9 统计学方法46
- 3 结果46-55
- 3.1 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率46-47
- 3.2 创面肉芽组织中相关因子的表达47-55
- 4 讨论55-58
- 4.1 生长因子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55-56
- 4.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56-57
- 4.3 炎性因子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57-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0
- 附录60-64
- 致谢64-65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5-66
- 个人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梅,张翠英,徐小迟,任联,张灵芝,郭妍;多孔敷料负压封闭治疗创面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年12期
2 肖龙明,谭江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防治及创面处理中的疗效观察(附40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0年03期
3 季建峰,陆菊花,赵贤忠;猪皮在烧伤早期Ⅱ度创面中的应用体会[J];交通医学;2000年04期
4 许龙顺,陈绍宗,李学拥;负压封闭治疗慢性创面的初步报告[J];现代康复;2001年14期
5 陈鸿昌,赵广贺,张宏,杨晓东;成批烧伤患者的早期创面处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2年02期
6 赖西南,王正国,朱佩芳,杨志焕;第12届欧洲创面处理协会年会论文综述[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6期
7 张志学,张志哲,郭萌军,王黎,张沛;中药烧伤粉创面外用治疗烧伤100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05期
8 付小兵;进一步重视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4年08期
9 常柏;李巧芬;张庚扬;;糖尿病足的创面处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10 贾赤宇;;烧伤早期创面处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林;;创面处理几个问题的商榷[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静;王晓东;李燕欢;许巧琴;魏伟;周燕辉;;不同创面处理方法对压疮创面疗效的对比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欣;;震灾伤员开放创面处理的体会[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灾难性成批伤早期救治与创面修复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薛宝升;;慢性创面的治疗总结[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陈鸿昌;赵广贺;张宏;杨晓东;;成批烧伤患者的早期创面处理[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道强;史浩锐;谢家水;;烧伤及创面处理38例电击伤骨外露创面处理体会[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付小兵;;进一步重视烧伤、创伤创面处理中几个重要环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8 梁黎明;柴家科;杨红明;贾晓明;郝岱峰;宋慧锋;李峰;申传安;蔡笑;白桦;;烧伤患者糖尿病足的诊断及创面处理[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贾赤宇;;创面愈合基础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旭盛;黄跃生;王甲汉;杨宗城;;改进创面处理方法提高烧伤治愈率[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金坛市中医院 戴扬;功能性敷料——美宝创面速愈贴的临床应用[N];健康报;2007年
2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 谭军 李高峰;激光创面的原位再生修复(之一)[N];健康报;2009年
3 辽宁省铁岭市中医医院 刘强;湿润烧伤膏 在创面换药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N];健康报;2009年
4 江苏省金坛市中医院烧伤、皮肤科 戴扬;美宝创面速愈贴治疗创疡临床体会[N];健康报;2007年
5 何仁亮邋刘英祥;美宝创面速愈贴治疗皮肤溃疡临床体会[N];健康报;2008年
6 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 谭军 李高峰;激光创面的原位再生修复(之二)[N];健康报;2009年
7 洪东;规范应用MEBT/MEBO是治疗烧伤的关键[N];健康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颖;慢性创面为何难愈合?[N];科技日报;2012年
9 肖摩;烧伤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N];健康报;2006年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医医院 阳旭升;治疗蛇咬伤创面的临床观察[N];健康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龙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白明;创面负压治疗对人慢性创面中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及其技术应用的临床分析和系统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刘道宏;负压创面疗法治疗感染性软组织损伤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4 姜玉峰;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伟宾;载生物活性玻璃仿生纳米纤维薄膜制备及促进创面愈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尚念胜;水凝胶敷料在磨削痂后创面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彭如辉;负压创面疗法联合运用莫匹罗星溶液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文丹;冻干血小板在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中对创面愈合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温皇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人静脉性溃疡和兔创伤后慢性感染性创面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冀凌云;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对相关因子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刘公洪;湿性医疗技术在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8 李靖;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纪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吴巍巍;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在Ⅱ°烧(烫)伤创面应用的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药“蚓黄散”外治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对相关因子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