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11:38
  目的:探讨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10%甲醛固定的成人标本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0~95(82.54±6.94)岁,共52侧(其中有2侧无法试验),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标本来源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体捐献中心。进行人体标本上模拟经典针刀术式松解腕横韧带的操作,并测量4个进针点到周围解剖结构的距离,计算其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并定义针刀离神经血管的最短距离≥2 mm为安全。结果:试验术式中针刀对神经、血管的直接损伤率分别为14%、12%。4个进针点对神经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直接损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4个进针点中,对神经的安全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和进针点3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4个进针点对血管的安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桡侧进针点1比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安全性高(P<0.05)。结论: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安全性... 

【文章来源】:中国骨伤. 2020,33(08)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经典针刀术式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经典术式进针示意图(1)进针点1;(2)进针点2;(3)进针点3;(4)进针点4;虚线a是远端腕横纹;1掌长肌腱;2腕横韧带;3尺神经;4正中神经;5尺动脉;6桡动脉掌浅支;7掌浅弓

尺动脉,短肌,神经,展肌


通过解剖学观察可以确定桡侧进针点1的入路为皮肤-浅筋膜-拇短展肌-腕横韧带,进针点3的入路为皮肤-浅筋膜-拇短展肌-拇对掌肌-腕横韧带,尺侧进针点2和进针点4的入路为皮肤-浅筋膜-掌短肌-腕横韧带(图2)。在拇短展肌的深面有桡动脉掌浅支经过,而在掌短肌的深面有尺神经及其分支和尺动脉及其分支经过(图3)。所以进针点4容易损伤神经血管(图4)。图3 掌短肌及其深面的神经血管1尺动脉;2尺神经;3尺动脉掌浅支;4尺神经浅支;5掌短肌(翻面)

尺动脉,神经,短肌


图2 进针点4的针刀入路1掌短肌(翻面);2尺动脉;3尺神经;4尺动脉掌浅支图4 进针点4与尺神经之间的距离1尺动脉;2尺神经;3尺动脉掌浅支;4尺神经浅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对照研究[J]. 张开勇,杨洋,徐斯伟,寿崟,蒋会茹,张必萌.  中国骨伤. 2018(06)
[2]2016 AAOS临床实践循证指南:腕管综合征管理[J]. Graham B,Peljovich AE,Afra R,白朝晖,夏远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04)
[3]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陈金辉,朱俊腾,许建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36)
[4]小针刀结合上肢洗剂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J]. 王运增.  新中医. 2016(02)
[5]改良针刀法加腕管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16例[J]. 金信良,周强,万全庆.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4)
[6]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30例[J]. 李有成,张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10)
[7]针刀松解与注射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60例[J]. 高军大,刘桂英.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 (04)



本文编号:2972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72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