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探微
发布时间:2021-01-12 10:24
基于《内经》阴阳学说及咳嗽理论,结合古今医家相关论著,从病因病机出发,探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深意。《内经》认为咳嗽是由外寒与内寒相感,损伤肺脉而发。秋季人体被湿邪所伤,伏邪潜藏至冬,由外寒引动而发咳嗽,是重阴必阳的表现。后世多从脾、肺论治,常用二陈汤及小青龙汤治疗秋伤于湿后发生的冬季咳嗽。附古今验案二则。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2020,39(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病因病机
1.1两寒相感,发为咳嗽
1.2寒湿相搏,重阴必阳
1.3湿聚于胃,关乎于肺
1.4至而不去,初秋感湿
1.5冬令肺衰,伏邪为病
2治法方药
3预后
4验案举隅
4.1古代验案
4.2现代验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系病一本三因论[J]. 毕伟博,崔红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8)
[2]《时病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认识及临床运用[J]. 徐广顺. 社区医学杂志. 2018(03)
[3]“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析[J]. 王洪武,王玉兴,王小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10)
[4]基于相关分析及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久咳的用药规律总结[J]. 杨秀娟,祁波,洪策,方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10)
[5]生品款冬花不同化学成分的镇咳祛痰作用[J]. 韩毅丽,武伟伟,贺润丽,王兵.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6)
[6]冬季咳嗽与秋季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J]. 张天星,郝宇,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7]寒为诸邪之首[J]. 徐家胜.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8)
[8]叶天士治咳经验管窥[J]. 王婕琼,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12)
[9]浅谈形寒寒饮伤肺咳[J].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 2007(03)
[10]小青龙汤治疗肺寒久咳[J]. 陈四清,周宁. 江苏中医药. 2004(04)
本文编号:2972684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2020,39(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病因病机
1.1两寒相感,发为咳嗽
1.2寒湿相搏,重阴必阳
1.3湿聚于胃,关乎于肺
1.4至而不去,初秋感湿
1.5冬令肺衰,伏邪为病
2治法方药
3预后
4验案举隅
4.1古代验案
4.2现代验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肺系病一本三因论[J]. 毕伟博,崔红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8)
[2]《时病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认识及临床运用[J]. 徐广顺. 社区医学杂志. 2018(03)
[3]“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析[J]. 王洪武,王玉兴,王小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10)
[4]基于相关分析及关联规则的中医药治疗久咳的用药规律总结[J]. 杨秀娟,祁波,洪策,方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10)
[5]生品款冬花不同化学成分的镇咳祛痰作用[J]. 韩毅丽,武伟伟,贺润丽,王兵.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6)
[6]冬季咳嗽与秋季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J]. 张天星,郝宇,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7]寒为诸邪之首[J]. 徐家胜. 中医临床研究. 2015(28)
[8]叶天士治咳经验管窥[J]. 王婕琼,李泽庚,彭波,童佳兵,杨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12)
[9]浅谈形寒寒饮伤肺咳[J]. 徐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 2007(03)
[10]小青龙汤治疗肺寒久咳[J]. 陈四清,周宁. 江苏中医药. 2004(04)
本文编号:297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726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