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针刺委中穴对腰骶部温度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15 19:55
  目的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健康人腰骶部在针刺前后的温度变化及分布规律,以进一步求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理论的客观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5名健康受试者,将受试者腰骶部划分为6个测量区域,针刺右侧委中穴前后,应用红外热像仪依序记录其各个标记区域的温度值。结果①针刺前腰骶部温度分布均呈现为左右对称,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P <0.05);②针刺后腰骶部温度皆升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1),左右两侧平均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生理状况下,针刺委中穴可以引起腰骶部温度的明显变化,使局部温度升高,可能和"腰背委中求"经络特异性相关。可以利用红外热图像技术,研究人体经穴温度变化的表现,作为治未病及疾病治疗疗效、预后的客观依据。 

【文章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对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实验仪器
    1.4 检测方法
        1.4.1 针刺方法
        1.4.2 红外线热成像数据采集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受试者针刺委中穴前腰骶部温度分布表现
    2.2 受试者针刺委中穴前后腰骶部温度变化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腰背委中求”理论的机制研究概况[J]. 邓德万,王彬,周震,陈少清,王诗忠.  上海针灸杂志. 2019(09)
[2]腰背委中求学术理论溯源[J]. 乔明,李志伟,黄谦.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8(02)
[3]从“腰背委中求”谈经穴效应的特异性[J]. 富昱,董宝强.  中医药导报. 2017(24)
[4]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近5年概况[J]. 顾钧青,郭艳明,梁永瑛.  中医药导报. 2014(03)
[5]考察红外热像仪医用价值的临床试验报告[J]. 肖克,吴士明.  激光杂志. 2013(02)
[6]使用血流成像技术对“腰背委中求”经典理论的验证[J]. 王苓苓,张维波,谢衡辉,田宇瑛,徐一慧.  针刺研究. 2007(04)
[7]“腰背委中求”的临床与机理研究[J]. 余维豪,范维铭,蔡虹,李瑞午.  中国针灸. 1997(08)



本文编号:2979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79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