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案例的隐喻认知解读

发布时间:2017-04-15 07:15

  本文关键词: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案例的隐喻认知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为了理解中医的理论和语言,就需要把握这一理论体系背后的认知机制。本研究依据西方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分别对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进行隐喻认知探讨,以期以小见大,为中医五行范畴和中医疾病命名的隐喻思维、概念化的过程进行铺垫性的研究,昭示对中医理论及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思维研究的意义。方法认知科学的丰富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中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诸多有益而先进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对中医学这一以环境中的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本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对中医五行“木家族”和历节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以期借鉴和学习,并进一步道出本研究所应用的隐喻认知的视角及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理论研究部分在隐喻认知视域下,运用家族相似性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医特色的隐喻思维进行研究,以求深入探究中医学理论。第一章将中医五行学说中“木”范畴——木、东、春、风、青、酸及肝、胆、筋等命名为“木家族”,基于人类身体的感知经验,运用家族相似性理论分析“木家族”成员间的相似性及类比联系,探讨“木家族”相关理论是如何建构的。第二章依据概念整合理论对历节病进行隐喻认知分析,追溯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其认知机制,进而探讨中医学对疾病命名的隐喻思维,并分析历节病与多种以关节疼痛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的联系。结果“木家族”范畴是由成员间的类比推演形成的,“木家族”的特征综合了各成员的特征属性并赋予了各个家族成员。中医学家将肝脏归于“木家族”,并通过经验和推理选择性地将“木家族”的部分特征属性赋予肝。基于历节病的关节游走性疼痛和变形等临床表现与风的特性、竹节的形态等具有的相似性,古代医家将自然界这一认知框架与人体框架中的元素相映射,通过一系列的类比映射、组合、完善和扩展过程,形成了一个囊括典型临床表现、具有概括意义的合成空间——历节。历节病与中医痹证、痛风以及西医的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具有联系。结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及理论的建构方法有其独特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科学理据。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中医学家通过观察、实践、推理来认识世界,以自然界的事物、现象来类比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主体体验和深入认知,中医学家建构了中医学中的概念和范畴以使其不断趋于系统化和条理化。基于隐喻认知的中医理论多是用隐喻的语言来阐释,其真实性可经人的经验来检验。五行“木家族”范畴是由成员间的类比推演形成的。五行学说是一个理论建构型隐喻系统,在中医理论的建构中起着提供认知框架、建构概念基底的作用。中医的概念思维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大多以自然界和人体认知框架之间的跨域映射及动态有序的主动整合为基本手段,得出了对疾病的临床表现的高度概括的合成空间——病名,并多以隐喻的语言来表达。历节病与中医痹证、痛风以及西医的痛风(通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具有联系,所以关于历节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成果可以为多种现代疾病的辨治提供指导。
【关键词】:概念整合 家族相似性 类比映射 历节 五行 隐喻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2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24
  • 综述一 五行“木家族”的研究现状9-14
  • 1 五行学说的研究现状9-12
  • 1.1 五行学说概述9-10
  • 1.2 五行学说的研究方法10-11
  • 1.3 五行中成员配属关系的研究现状11-12
  • 2 五行“木家族”的研究现状12-13
  • 2.1 木的含义及其配属关系12
  • 2.2 木的生克制化关系12
  • 2.3 肝藏象理论研究12-13
  • 2.4 肝的生理、病理理论研究13
  • 3 小结13-14
  • 综述二 历节病的研究现状14-20
  • 1 历节及中医痛风、白虎病的古文献记载15-17
  • 1.1 历节概述15-16
  • 1.2 中医痛风、白虎病概述16-17
  • 2 历节病的近现代研究17-19
  • 2.1 历节的病名探析及其与痹证、痛风等相关病证的鉴别和统一17-18
  • 2.2 历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理论研究18
  • 2.3 历节病的文献源流研究18-19
  • 2.4 历节病的临床研究19
  • 3 小结19-20
  • 参考文献20-24
  • 前言24-25
  • 第二部分 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案例的隐喻认知解读25-51
  • 第一章 基于家族相似性理论的五行“木家族”分析25-38
  • 1 中医理论的隐喻认知研究之意义25-26
  • 2 家族相似性理论概述26-28
  • 2.1 家族相似性理论基本内容26-27
  • 2.2 家族相似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27-28
  • 3 基于家族相似性理论的五行“木家族”分析28-37
  • 3.1 “木家族”范畴中重要成员的属性分析29-35
  • 3.2 “木家族”成员的相似性联系和类比推理35-37
  • 4 小结37-38
  • 第二章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历节病分析38-51
  • 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38-41
  • 1.1 概念整合基本内容38-39
  • 1.2 概念整合网络39-40
  • 1.3 概念整合的四种类型及该理论在语言现象分析中的应用40-41
  • 2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历节病分析41-46
  • 2.1 自然界与人体两个输入空间的映射41-43
  • 2.2 概念整合网络分析43-45
  • 2.3 小结45-46
  • 3 历节病与痹证、痛风等疾病的相关性分析46-51
  • 3.1 历节病与中医痹证、痛风、白虎病的关系46-48
  • 3.2 中医痛风、历节病与西医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比较分析48-50
  • 3.3 小结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6-57
  • 个人简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人仁,张再良;历节病证治探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雷作熹,罗仁;历节与痹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3 肖梅华;;历节病名初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刘巍;朱威威;;论仲景治疗“历节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周佳丽;;浅析仲景治疗历节病之特色[J];国医论坛;2013年05期

6 陶汉华;;关于历节病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西中医药;1983年04期

7 付滨;王宝娟;高常柏;;“历节”新探[J];天津中医药;2006年03期

8 严余明;;历节病证治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8年06期

9 田玉美;;论《金匮要略》湿病与历节[J];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05期

10 李克光;谈谈有关历节病的几个问题[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晓东;;论仲景对历节病的辨治[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2 高原;宋林萱;高明利;;风湿病中西医治疗的理论互补性[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娜;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案例的隐喻认知解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先松;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历节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王颖;《金匮要略》历节病证治源流探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念莲;《金匮要略》历节病证治源流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5 张玉莲;基于古籍文献梳理中医历节病的基础理论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陈冠岩;仲景经方治疗历节病的应用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陈文芳;《金匮要略》历节病脉因证治源流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金山;仲景论治历节病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祖丹;\)痹通治疗风湿历节病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陈武将;《金匮要略》论治“历节病”方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五行“木家族”及历节病案例的隐喻认知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7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