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益肾活血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转换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6:35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为进一步证实补肺益肾活血方的临床疗效,并验证其安全性,为探索COPD合并OP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减少本病的致残率、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GOLD 2/3级,综合评估B/C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慢阻肺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肺益肾活血方中药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1型前胶原氮基末端肽(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密度(BMD)变化及不良反应,所得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COPD病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总分及喘息、咯痰、胸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各项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1、慢阻肺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2、慢阻肺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2.1 吸烟与年龄
2.2 低体质指数,营养不良
2.3 维生素D缺乏
2.4 糖皮质激素应用
2.5 缺乏运动
2.6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进展
1、COPD稳定期并发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中药治疗
2.1 补脾益肺法
2.2 补肾活血法
2.3 温肾健脾法
2.4 补肺益肾法
2.5 活血化瘀法
3、非药物疗法
3.1 按摩推拿
3.2 中医传统功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2.4 数据管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P1NP比较
3.4 两组患者β-CTX比较
3.5 两组患者平均骨密度比较
3.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4. 结论
4.1 中医症候评分
4.2 骨转换标志物
4.3 骨密度
5. 讨论
5.1 现代药物研究分析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103830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1、慢阻肺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2、慢阻肺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2.1 吸烟与年龄
2.2 低体质指数,营养不良
2.3 维生素D缺乏
2.4 糖皮质激素应用
2.5 缺乏运动
2.6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进展
1、COPD稳定期并发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中药治疗
2.1 补脾益肺法
2.2 补肾活血法
2.3 温肾健脾法
2.4 补肺益肾法
2.5 活血化瘀法
3、非药物疗法
3.1 按摩推拿
3.2 中医传统功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和检测方法
2.4 数据管理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P1NP比较
3.4 两组患者β-CTX比较
3.5 两组患者平均骨密度比较
3.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4. 结论
4.1 中医症候评分
4.2 骨转换标志物
4.3 骨密度
5. 讨论
5.1 现代药物研究分析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103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038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