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经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5 13:35
目的:系统评价督脉经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督脉经针刺及穴位埋线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筛选并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348例GERD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督脉经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GERD在有效率、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及穴位埋线可通过刺激督脉经穴起到治疗GERD的效果,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但因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且数量较少,此结论仍需更大样本、更高质量、更规范化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2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图
针刺VS药物:共有4项试验RCT研究[8-9,11-13],异质性检验结果(χ2=0.90,df=3(P=0.83>0.1),I2=0%<50%),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4.75,95%CI[2.34,9.61])。图2示,由Z检验结果Z=4.33(P<0.05)可知,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有效率优于药物组。穴位埋线VS药物:共有2项RCT研究[10,12],异质性检验结果(χ2=0,01,df=1(P=0.93>0.1),I2=0%<50%),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图3示,合并效应量(OR=3.92,95%CI[1.49,10.29]),由Z检验结果Z=2.77(P=0.006<0.05)可知,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有效率优于药物组。图3 穴位埋线组与药物组治疗GERD有效率比较的
穴位埋线组与药物组治疗GERD有效率比较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有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 李晨阳,白兴华. 针刺研究. 2018(08)
[2]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张东磊,于春晓,项文龙,陈朝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7(08)
[3]针刺督脉背段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赵倩倩,白兴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4]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J]. 高璐佼,白兴华. 针刺研究. 2016(02)
[5]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 吴玲玲,林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36)
[6]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杨成宁,廖婷,祁树浩,谢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4)
[7]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王瀛峰,张继全,吴飞,阮克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34)
[8]督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督脉诸穴的主治规律[J]. 林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3)
硕士论文
[1]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高加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督脉导气针刺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丰金香.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3]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D]. 吴齐飞.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9735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26(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图
针刺VS药物:共有4项试验RCT研究[8-9,11-13],异质性检验结果(χ2=0.90,df=3(P=0.83>0.1),I2=0%<50%),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4.75,95%CI[2.34,9.61])。图2示,由Z检验结果Z=4.33(P<0.05)可知,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有效率优于药物组。穴位埋线VS药物:共有2项RCT研究[10,12],异质性检验结果(χ2=0,01,df=1(P=0.93>0.1),I2=0%<50%),为同质性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图3示,合并效应量(OR=3.92,95%CI[1.49,10.29]),由Z检验结果Z=2.77(P=0.006<0.05)可知,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有效率优于药物组。图3 穴位埋线组与药物组治疗GERD有效率比较的
穴位埋线组与药物组治疗GERD有效率比较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有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 李晨阳,白兴华. 针刺研究. 2018(08)
[2]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J]. 张东磊,于春晓,项文龙,陈朝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7(08)
[3]针刺督脉背段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 赵倩倩,白兴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4]针刺督脉背段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J]. 高璐佼,白兴华. 针刺研究. 2016(02)
[5]针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 吴玲玲,林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36)
[6]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杨成宁,廖婷,祁树浩,谢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4)
[7]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王瀛峰,张继全,吴飞,阮克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34)
[8]督脉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督脉诸穴的主治规律[J]. 林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3)
硕士论文
[1]督脉经埋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高加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督脉导气针刺法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D]. 丰金香.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3]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D]. 吴齐飞.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9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1197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