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效果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2:16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雷火灸与艾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探索雷火灸作为外治法改善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期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66例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病例主要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病房、中医特色门诊及妇科门诊。治疗组患者接受雷火灸治疗,对照组接受艾灸治疗。两组操作方法及疗程均为:单数次治疗时取穴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双),双数次治疗时取穴腰阳关、次髎(双),使用长斗式灸具盒装放灸条,并用长毛巾覆盖,固定灸具盒,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一周2次,连续治疗4周,共8次。使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KI)、中医症候积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症状及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1.根据疗效评价标准分析,雷火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艾灸组为90.91%,雷火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艾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KI总评分上...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第三节 雷火灸概述
一、五官科疾病
二、骨关节科疾病
三、妇科疾病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疗效评定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干预措施雷火灸的选择
第二节 选穴依据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雷火灸与艾灸对kI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二、雷火灸与艾灸对SAS评分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 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子以肝为先天”在绝经综合征中的应用[J]. 叶丹丹,陈霞波,宋恩邸.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2]焦虑和抑郁量表在肝硬化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信效度评价[J]. 田银娣,王怡恺,李静,王苗苗,党双锁.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1)
[3]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护理研究[J]. 刘昕. 中国医药指南. 2018(31)
[4]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分析[J]. 吴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1)
[5]雷火灸应用于58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研究[J]. 李宛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8)
[6]颈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 朱亭燕,段亚平,吴晓勇,杨世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8(05)
[7]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及舒适护理措施[J]. 冯艳,程娟,盛玉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告[J]. 中国统计. 2018(03)
[9]经络脏腑辨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 温勇,曾汉东,秦智勇,李燕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03)
[10]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 徐颖梅,罗开涛. 江苏中医药. 2017(11)
硕士论文
[1]雷火灸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D]. 刘旭辉.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D]. 杜婷婷.南京医科大学 2017
[3]更年期综合征体质及其身心状态的评价和艾灸调养的研究[D]. 覃晓燕.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
[4]中药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杜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6
[5]穴位埋线对女性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俞鑫佳.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6]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丁一.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7]电针三阴交对自然围绝经期大鼠焦虑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D]. 徐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8]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周明镜.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9]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对更年期大鼠生殖内分泌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胤.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10]雷火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 李佳.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4922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第三节 雷火灸概述
一、五官科疾病
二、骨关节科疾病
三、妇科疾病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疗效评定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干预措施雷火灸的选择
第二节 选穴依据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雷火灸与艾灸对kI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二、雷火灸与艾灸对SAS评分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之处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 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子以肝为先天”在绝经综合征中的应用[J]. 叶丹丹,陈霞波,宋恩邸.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2]焦虑和抑郁量表在肝硬化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信效度评价[J]. 田银娣,王怡恺,李静,王苗苗,党双锁.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1)
[3]雷火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护理研究[J]. 刘昕. 中国医药指南. 2018(31)
[4]更年期妇女保健的临床实施方法分析[J]. 吴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21)
[5]雷火灸应用于58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研究[J]. 李宛真.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8)
[6]颈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 朱亭燕,段亚平,吴晓勇,杨世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8(05)
[7]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面瘫的疗效及舒适护理措施[J]. 冯艳,程娟,盛玉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告[J]. 中国统计. 2018(03)
[9]经络脏腑辨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临床观察[J]. 温勇,曾汉东,秦智勇,李燕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03)
[10]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 徐颖梅,罗开涛. 江苏中医药. 2017(11)
硕士论文
[1]雷火灸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D]. 刘旭辉.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D]. 杜婷婷.南京医科大学 2017
[3]更年期综合征体质及其身心状态的评价和艾灸调养的研究[D]. 覃晓燕.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
[4]中药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杜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6
[5]穴位埋线对女性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俞鑫佳.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
[6]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丁一.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7]电针三阴交对自然围绝经期大鼠焦虑行为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D]. 徐玲.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8]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证型与性激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周明镜.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9]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对更年期大鼠生殖内分泌及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胤.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2
[10]雷火灸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 李佳.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44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449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