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温疫论》失治误治思想对新冠肺炎治疗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23 12:28
  《温疫论》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认为温疫与伤寒所发症状相似,气血阴阳变化虽有相同之处,但其机理不同,治法大异。瘟疫初起,邪在膜原,忌汗、下、补;表里分传,需先通里、后解表;邪盛之时,法当急下急攻,但亦应辨证施治,不可一味攻下;温疫后期,正虚邪恋,治疗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扶正以养阴为主,祛邪以勿伤正为宜,正气恢复,余邪自退;愈后注重饮食起居,调护正气,防止复发。体现治疗温疫祛邪是第一要务,固护正气则是防治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中医学报. 2020,35(0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温疫初起
    1.1 邪在膜原,忌汗下补
    1.2 表里分传,通里解表
2 邪热入里
    2.1 邪盛之时,法当急下
    2.2 辨证施治,不可妄下
    2.3 不识时疫,妄投他剂
3 温疫后期
    3.1 正虚邪恋,勿用峻剂
    3.2 阴枯血燥,忌用参术
4 愈后防复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温疫论》中宣通气机思想[J]. 王谦,张理云.  山西中医. 2019(07)
[2]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J].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03)
[3]吴又可《温疫论》关于升降出入辨证的理论[J]. 梁丽君,冯明.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05)
[4]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再思考[J]. 张再良.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07)
[5]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研究特色及启示[J]. 苏颖.  辽宁中医杂志. 2013(11)
[6]中医疫病发病理论源流[J]. 黄玉燕.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5)
[7]《温疫论》中体现的学术致思方向[J]. 刘琼,李成年.  吉林中医药. 2011(12)
[8]温疫之邪易趋阳明论[J]. 董文军.  辽宁中医杂志. 2011(08)
[9]探讨吴又可分析瘟疫的发病原因和机制[J]. 王良,黄秀深,罗雄.  四川中医. 2010(01)
[10]《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浅析[J]. 廖红娟,王一飞.  中医杂志. 2007(05)

博士论文
[1]温疫学派治法研究[D]. 孙敏.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44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244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