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29 03:02

  本文关键词: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凉血复方基础上昆明山海棠的配伍与否,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把62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配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2例,乙组30例。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前4周)甲组口服昆明山海棠凉血复方,乙组口服凉血复方;经洗脱期(1周)后,第二阶段(后4周)甲组改为口服凉血复方,乙组改为口服昆明山海棠凉血复方。两组在治疗期及洗脱期,均配合黄金万红膏外擦。治疗过程中每周复诊1次,填写观察表。第一、二阶段结束时,分别进行疗效判断。结果:1.第一阶段结束后,甲组(口服昆明山海棠凉血复方)总有效率为93.75%,乙组(口服凉血复方)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优于乙组。第二阶段结束后,甲组(口服凉血复方)总有效率为62.50%,乙组(口服昆明山海棠凉血复方)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优于甲组。2.第一阶段结束后,甲组PASI评分均数为10.92±4.83,乙组PASI评分均数为14.05±6.23,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优于乙组。第二阶段结束后,甲组PASI评分均数为6.51±2.91,乙组PASI评分均数为4.36±1.89,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优于甲组。3.两阶段治疗结束后,甲、乙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昆明山海棠凉血复方与凉血复方总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配伍昆明山海棠后的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有明显提高,未发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 凉血复方 血热型 寻常型银屑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5.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符号与说明9-10
  • 引言10-12
  • 临床研究12-18
  • 一、研究对象12
  • 二、病例选择标准12-13
  • 三、治疗方案13-14
  • 四、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14-17
  • 五、疗效判断17
  • 六、统计学方法17-18
  • 结果18-30
  • 典型病例30-31
  • 讨论31-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文献综述37-71
  • 综述一 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37-61
  • 参考文献55-61
  • 综述二 昆明山海棠的药理作用及在皮肤科的运用61-71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71-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6-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2 张佩莲,冒长峙,李学平;昆明山海棠治愈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2期

3 姚逸,杨清林;昆明山海棠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2期

4 姚逸;杨清林;;昆明山海棠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1年01期

5 王红兵,王正文,杨莉;昆明山海棠治愈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2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2年02期

6 农祥,何黎,万屏,邹勇莉,刘玲,郭晋;昆明山海棠抗接触变应性光皮炎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0期

7 汤勇,展鸿谋;昆明山海棠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进展[J];云南医药;2005年03期

8 李顺英;张超;何黎;农祥;;昆明山海棠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9 孙辉;蒋舜媛;邓文龙;王建;;药用植物昆明山海棠研究进展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10 曾红兵;常伟;邵菊芳;刘晓城;;昆明山海棠对实验性肾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晴;万屏;;昆明山海棠毒性研究进展[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马明福;蔡敏;李练兵;曾维三;李新生;;昆明山海棠诱发人精子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形的比较研究[A];重庆市遗传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纪念孟德尔规律再发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戴克敏;秦万章;;用扫描电镜鉴定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万屏;何黎;农祥;王红兵;王正文;;昆明山海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斯金平;阮秀春;郭宝林;许元科;黄文华;;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春娥;贺定翔;龙根林;张毅;郑建立;屠伦建;邓忠;;不同采收期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楷;刘大华;陈世义;王强;;昆明山海棠治疗扁平苔癣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万屏;何黎;雷晴;农祥;;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急性毒性试验对比研究[A];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贺定翔;郑建立;农根林;邓忠;龙汉广;冉懋雄;;昆明山海棠GAP基地建设进度[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胜学;曹佳;;昆明山海棠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蕾;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相关指纹图谱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昆;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2 伍小波;昆明山海棠治疗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重庆大学;2006年

3 师宝君;昆明山海棠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黄裕华;昆明山海棠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贺江萍;昆明山海棠中二萜类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季;不同剂量昆明山海棠配伍川断全蝎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黄思行;昆明山海棠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雷晴;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急性毒性及对DTH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9 胡建林;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优化和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凌子;昆母汤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昆明山海棠在凉血复方中配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4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6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