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研究(附病例962例)

发布时间:2017-04-29 10:13

  本文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研究(附病例962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PCOS不同中医证型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探讨PCOS中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辨证和疗效评价提供证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PCOS的生活质量。研究方法:采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PCOS中病例共962例,记录体重、BMI. WHR及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虚肝郁证364例(38%),脾虚痰湿证296例(31%),肾虚血瘀证119例(12%),痰瘀互结证183例(19%)。2.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PCOS的体重、BMI及WHR均明显高于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的PCO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体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痰瘀互结证PCOS的得分最低,肾虚肝郁证PCOS次之。4.形神统一维度的得分情况:痰瘀互结证PCOS在形神统一维度方面的得分最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形神统一维度的9个方面的得分情况:痰瘀互结证PCOS在形体、饮食、精力、眼神、思维、语言、气色、精神状态8个方面得分最低;肾虚肝郁证在睡眠方面得分最低。5.七情维度得分情况:肾虚肝郁证PCOS在七情维度方面得分最低,痰瘀互结证PCOS次之;肾虚肝郁证PCOS在怒与忧悲方面得分最低,痰瘀互结证PCOS次之;痰瘀互结证PCOS在喜方面得分最低,肾虚肝郁证PCOS次之。结论:1.肾虚肝郁证和脾虚痰湿证在PCOS中占比重较大。2.脾虚痰湿和痰瘀互结证较肾虚肝郁和肾虚血瘀证腹型肥胖趋势更明显。3.不同中医证型的PCOS在生存质量上存在差别。4.痰瘀互结证在总体生活质量、形神统一维度及形体、眼神、语言、思维、饮食、精力、气色、精神8个方面生活质量最差。5.肾虚肝郁证在七情维度怒、忧悲以及睡眠方面生活质量最差。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证型 生存质量 中华生存质量量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1.9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11-22
  • 1. 中医学对PCOS的发病机制与辨证分型的认识11-13
  • 1.1 中医学对PCOS发病机制的分析11-12
  • 1.2 PCOS的辨证分型12-13
  • 2. 西医对PCOS的认识13-16
  • 2.1 PCOS病因学研究现状13-14
  • 2.2 PCOS病理生理学研究现状14-15
  • 2.3 PCOS的临床表现15-16
  • 3. 中医对PCOS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16-19
  • 3.1 中医学中生存质量观念16-17
  • 3.2 用生存质量分析中医证型的可行性17
  • 3.3. 生存质量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7-19
  • 4. 西医对PCOS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19-22
  • 4.1 生存质量的概念19
  • 4.2 用生存质量评价PCOS的必要性19
  • 4.3 目前对PCOS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情况19-22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22-30
  • 1. 研究目的22
  • 2. 研究对象22-23
  • 2.1 病例来源22
  • 2.2 诊断标准22-23
  • 3. 研究方法23-25
  • 3.1 一般情况23-24
  • 3.2 中华生存质量量表数据24-25
  • 4. 统计方法25-26
  • 5. 研究结果26-30
  • 5.1 PCOS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26
  • 5.2 不同中医证型间一般情况的比较26-27
  • 5.3 不同中医证型间总体生活质量的比较分析27
  • 5.4 各个维度中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比较分析27-30
  • 第三部分:讨论30-37
  • 1. PCOS中医证型分布特点30-31
  • 2. PCO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一般情况的比较分析31-32
  • 2.1 在体重以及BMI方面31
  • 2.2 在WHR比方面31-32
  • 3. 不同中医证型间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差异分析32
  • 4. 不同中医证型间形神维度方面差异分析32-34
  • 5. 不同中医证型间七情维度方面差异分析34
  • 6. 不同中医证型间怒得分的差异分析34-35
  • 7. 不同中医证型间忧悲得分的差异分析35-37
  • 第四部分:结语37-39
  • 1. 结论37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37-38
  •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5
  • 附录一45-47
  • 附录二47-5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1-53
  • 个人简介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蔚,来丽群,王小奇;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年02期

2 张臣,邢之华,刘卫平,谭海彦,蔡昌龙;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血浆ET和血清NO的变化[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年06期

3 王师菡;王阶;李霁;何庆勇;;代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中胰岛素抵抗的比较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0期

4 龚乃鹃;李青;顾琛琛;陈婕;;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0年05期

5 齐锡友;董致郅;谢春荣;孙三峰;;不同中医证型中风病人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10期

6 张春盈;姚玉川;王琰;赵小永;;肺心病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型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与时间节律的关系[J];中医杂志;1999年12期

7 周双男;刘士敬;张敏;杨慧银;;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24期

8 王小奇;叶蔚;张洁;;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及补体系统检测的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6年02期

9 刘瑛;王萌;薛洁;;不同中医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7年01期

10 李岚;张亦哲;吴艳春;;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松;石光煜;;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同中医证型及颈动脉IMT相关性的研究[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张雪松;石光煜;;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不同中医证型及颈动脉IMT相关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杨继兵;谢东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呼吸功能的研究[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叶蔚;姚嘉明;刘彬彬;刘庆生;王小奇;;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A];2012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班”论文集[C];2012年

5 叶蔚;姚嘉明;刘彬彬;刘庆生;王小奇;;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6 邢之华;肖艳平;徐采云;崔寒尽;;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NO及血浆ET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叶蔚;刘庆生;张洁;叶彬;王小奇;;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黏膜内镜分级的关系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叶蔚;姚嘉明;刘彬彬;刘庆生;王小奇;;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邢之华;徐采云;肖艳平;崔寒尽;;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吴玮;卢传坚;胡坤华;晏卉;伍慧媚;姚丹霓;李挺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型的寻常型银屑病血浆的相关蛋白[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万太;原发性痛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LRP3炎性体基因转录剪接体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贞玉;不同中医证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及炎性因子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鑫洋;不同中医证型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2 王峥;不同中医证型黄褐斑的皮损颜色皮肤镜及MASI差异[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郑慧君;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研究(附病例962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李艳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征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刘雪梅;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陈其城;不同中医证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恢复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袁少静;糖尿病肾病Ⅲ、Ⅳ期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动脉IMT的差异性比较[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李建良;针刺对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影响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王宏峰;164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肝纤四项的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洪岩;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研究(附病例962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4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3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