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宁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温胆宁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温胆宁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性抽动症的66例患儿,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口服温胆宁动汤,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硫必利片,并对2组患儿家属均进行宣传教育,配合详尽有效的病情指导和护理。治疗8周后进行综合疗效(包括总的疗效、耶鲁抽动程度量表积分程度的改善、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以及中医证候方面的改善情况)的评定,停药一个月后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总疗效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组内在用药前后,分别在YGTS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测评量表)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两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在以上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在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4.停药一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15.38%,对照组为25.00%。结论:1.温胆宁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93.93%,明显高于对照组。2温胆宁动汤在改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烦躁易怒、眩晕、多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方面优于对照组。3.温胆宁动汤能够降低多发性抽动症的复发率。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症 痰火扰神 疗效 温胆宁动汤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7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综述9-19
- 1. 古代中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9-11
- 1.1 古代医家对多发性抽动症病名的描述9
- 1.2 古代医家对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的描述9
- 1.3 古代医家对多发性抽动症治疗的研究9-11
- 2. 近现代中医对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11-15
- 2.1 现代医家对多发性抽动症病因病机的认识11-12
- 2.2 现代医家对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概况12-15
- 3. 西医学对多发性抽动症的认识及研究15-19
- 3.1 多发性抽动症的概念15
- 3.2 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15
- 3.3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5-17
- 3.4 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17-19
- 资料与方法19-26
- 1. 一般资料19-20
- 1.1 病例来源19
- 1.2 诊断标准19
- 1.3 纳入标准19-20
- 1.4 排除标准20
- 1.5 剔除标准20
- 1.6 脱落标准20
- 2. 研究方法20-23
- 2.1 治疗方法20-21
- 2.2 临床观察与评估21-23
- 2.3 统计学处理23
- 3. 结果23-26
- 3.1 基线比较23
- 3.2 疗效比较23-25
- 3.3 随访25-26
- 讨论26-34
- 1. 立体依据26
- 2. 对照组选药依据26-27
- 3. 王有鹏教授运用“分消走泄法”并创立温胆宁动汤来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治疗思路27-28
- 3.1 “分消走泄法”的概念27-28
- 3.2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病因病机28
- 3.3 立方依据28
- 4. 组方分析28-32
- 4.1 处方药物组成28
- 4.2 处方解析28-29
- 4.3 处方中药物的古今论述29-32
- 5. 结果分析32-33
- 5.1 总疗效分析32
- 5.2 治疗前后YGTSS证候积分比较情况32-33
- 5.3 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的改善情况分析33
- 5.4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分析33
- 5.5 复发率情况分析33
- 6. 问题与展望33-34
- 结论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40
- 个人简介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宝美,黄鼎新,吴惠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0例误诊原因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19期
2 王铸昆;关于多发性抽动症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6期
3 周晓恒;;多发性抽动症的智力发育影响因素26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2期
4 王玫;李建来;王颖;陈长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06期
5 郝平;;关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辩证分型[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36期
6 孙道开;;常做怪脸的病——多发性抽动症[J];医学文选;1993年03期
7 李薇,石德水,李亚莉;多发性抽动症及误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年04期
8 季清锐;多发性抽动症6例误诊分析[J];河北医学;1997年06期
9 翟纯康;多发性抽动症12例报告[J];中国厂矿医学;1999年06期
10 李红梅;;硫必利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力群;徐正莉;王素梅;崔霞;;从血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徐佩莉;;中药结合心理辅导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3 任晓峰;曾鸿鹄;陈运生;;涤痰清心方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2例临床疗效观察[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朱先康;韩新民;王敏华;;定抽颗粒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符顺丹;孙丽平;;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刘晓芳;王素梅;张润顺;卫利;张雯;李珉景;金洪;;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证经验的数据化整理[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7 王素梅;;扶土抑木法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之我见[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8 田苏艳;;多发性抽动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陈列红;孙经纬;杜斌;;多发性抽动症中医处方之综合分析[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晏芹;舒玲;王凤;;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应用[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晓慧邋本报记者 杨丽佳;滋肾 平肝 开郁 清心 纠正多发性抽动[N];健康报;2007年
2 于 伟;感冒可诱发小儿多发性抽动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章关春 通讯员 朱俏军 阮刚强;为人辛苦为人忙[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时骏;矫治抽动症中医中药有作为[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阎兆君;多发性抽动症志意辨证理论构设与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隆红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多巴胺系统的分子机制及静安口服液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郝宏文;扶土抑木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的数据挖掘暨复方中药对TS模型鼠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燕;“调肺”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医案数据挖掘研究及中药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运畴;菖蒲郁金方治疗风痰内扰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2 李双;埋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任莉;温胆宁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胡利军;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微量元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石理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黄志艳;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辩证分型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陈希燕;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证候特征的中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杨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系统评价[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张树清;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中文版在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信度效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薛小娜;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研究与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温胆宁动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痰火扰神型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3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