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面瘫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5 15:17
  目的:探究悬灸早期介入对急性期面瘫(BP)的抗炎效果,为悬灸急性期介入治疗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BP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灸组(n=38)、激素组(n=46)和悬灸加激素组(n=48);同时随机抽取体检中心体检结果无特殊异常者作为正常人群(n=126)。将正常人群同急性期BP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比较,观察B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有无改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急性期BP患者132例分为悬灸组、激素组、悬灸加激素组,均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同时采用House-Brackmann(H-B)整体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人群比较,急性期BP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均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BP患者血清WBC、NEUT、PLT、TNF、NLR和H-B整体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间比较,WBC、NEU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和H-B整体评分3... 

【文章来源】:世界中医药. 2020,15(1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治疗方法
        1.6.1 基础治疗
        1.6.2 分组治疗
    1.7 观察指标
        1.7.1 主要疗效指标
        1.7.2 次要疗效指标
        1.7.3 安全性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正常人群组与BP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2.2 3组B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比较
    2.3 治疗后3组BP患者H-B整体评分分级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悬灸早期介入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疗效评价[J]. 李德华,李季,叶小琪,彭倩.  中国针灸. 2020(02)
[2]艾灸温热刺激对血流量的增加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探讨[J]. 徐森磊,张宏如,顾一煌.  针刺研究. 2018(11)
[3]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 刘明生.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6 (02)
[4]温和灸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 钱海良,付勇,熊俊,张波,谢洪武,陈日新,罗小军,何铝,谢秀俊.  针刺研究. 2013(06)
[5]抗炎——艾灸温通的效应机制[J]. 姜劲峰,王玲玲,徐斌,胡玲,宋小鸽,吴焕淦.  中国针灸. 2013(09)
[6]面瘫分级评定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初探[J]. 吴芳,杨万章,陈传煌,张敏,盛佑祥,梁豪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11)
[7]A Multicentral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 on Clinic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Bell’s Palsy[J]. 梁繁荣,李瑛,余曙光,李常度,胡玲香,周东,袁秀丽,李怡,王友京.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6(01)
[8]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Bell’s pals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J]. 李瑛,梁繁荣,余曙光,李常度,胡玲香,周东,袁秀丽,李怡,夏晓红.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10)



本文编号:3409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409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